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doc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doc

ID:50863331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doc_第1页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doc_第2页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doc_第3页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动态设计探讨论文摘要:公路隧道动态设计是在预设计的基础上,对衬砌结构进行合理的修改,以使其适应更为具体的围岩条件,在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公路隧道动态设计的特点及设计方法。0引言新奥法作为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目前在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在依据新奥法原理建设的现代隧道中,按照设计规范规定,依据施工之前的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等资料,采取工程类比方法进行设计。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断层、破碎带、瓦斯、严重风化层等特殊地质,而仅仅依据施工前的地质勘探成果,是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来的,所以

2、面对施工反馈的实际地质情况,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设计。动态设计是在预设计的基础上,对衬砌结构进行合理的修改,以使其适应更为具体的围岩条件。动态设计的依据是施工过程中反馈的各种信息,包括地质超前预报、监控量测数据、掌子面的地质描述和实际存在的地质条件,通过分析与反分析所获得的这些信息,与预设计时的地质资料对比,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对隧道施工方法(包括特殊的、辅助的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支护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围岩稳定、施工质量和支护结构的经济性,然后依据现行相关规范与项目规定的要求,经过原设计部门作出修改设计,报经隧道动态设计决策机构审定,

3、由施工单位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监理、监控量测、地质预报等部门,依据修改设计方案,进行监理、监测,再次获得信息,反馈到设计、施工单位,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为止。1超前地质预报目前超前地质预报分为长距离和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两类,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预测范围一般为100〜3001TI,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范围一般可达掌子面前方15〜30m.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有:TSP、超前钻探法、断层参数预测法等。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有:掌子面地质素描法、地质雷达法等。1.1TSP超前预报法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判定并

4、预报隧道掘进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地质状况,其最大探测距离为掌子面前方300〜500In,设备限定的有效预报距离为掌子面前方1001TI,最高分辨率为大于等于lin地质体。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地质探测领域最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它具有适用范围广、预报距离长、对隧道施工干扰小、提交资料及时的特点。1.2超前钻探法超前钻探法即通过在掌子面布置若干地质钻孔并取芯,根据地质钻孑L施工要求,记录钻孔施工各种信息并在室内完成相关力学试验,获得地层岩性、节理裂隙、岩石各项力学参数、溶洞空间分布、溶洞填充物、构造带发育特征等各项地质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地质钻孔观察预测掌子

5、前方可能涌水情况,以此判断前方围岩级别及各种地质病害类型、具体部位及规模。根据一次探测距离的长短可分为深孔探测和浅孔探测。1・3断层参数预测法断层参数预测法是一种利用断层影响带内的特殊节理(1)节理)和其集中带有规律分布的特点和经过大量断层影响带系统编录得出的经验公式(LiuZhigang公式)超前预报隧洞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规模的新技术。由于隧道中大多数不良地质(如溶洞、暗河、岩溶陷落柱、淤泥带等)与断层破碎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预报了断层破碎带,依据地质学原理,就可推断其他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和规模。1.4掌子面地质素描法掌子面地质素描法又称编录预测法。主要通过对掌

6、子面已揭露地质体(岩层、不良地质体等)进行观测与编录,对掌子面出露地质体向掌子面前方延伸情况进行有依据的推断。1.5地质雷达法地质雷达法是采用甚高频一超高频电磁波检测地下介质的地质特征、不同岩性分布和对不可见目标或地下界面进行扫描,以确定其内部结构形态或位置的电磁波技术。地质雷达能发现隧道施工开挖面前方20〜30m地层的变化。由于电磁波对水敏感,所以,对于断裂带特别是含水带、破碎带地层,地质雷达是很好的预报手段。但由于目前其探测的距离较短,对于长大隧道的预报只能多次分段进行预报。2施工监控量测2.1量测规定由于岩体的生成条件和地质作用的复杂性,在隧道施工中,开挖方

7、法、支护方法、支护结构刚度等对围岩稳定性都有影响,所以寻求能正确反映岩体状态的物理力学模型非常困难。因此现场监控量测是验证设计、施工是否正确的关键步骤,是监视围岩是否安全、稳定的最直接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