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

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

ID:50898404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_第1页
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_第2页
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_第3页
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_第4页
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摘要]本文通过将我国目前的客观状况和日本当年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目前的环境背景同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存在较大的不同,不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转型路径,唯有走具有企业选择了对欧美“直接投资”以规避摩擦;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导致的劳动力成本飞速上升,日本则选择了对亚洲地区直接投资以获取廉价劳动力的战略,由此日本开始了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和海外转移过程。1.国内需求饱和、贸易摩擦剧烈迫使制造业海外转移寻找生存空间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74年日本主要家用电器——洗衣机、电冰

2、箱、彩电等的百户拥有量均超过了100台,家用汽车的百户拥有量也达到了辆,仅空调和微波炉的普及率稍低,这不但意味着日本的工业发展程度和社会富裕水平,同时也预示着相关制造业的市场成长空间有限,产业升级和海外转移必不可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国,美国的对外贸易收支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趋于恶化,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外贸易收支却从60年代中由赤字转为黑字,并逐年扩大,由此引发了美日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大。美日贸易摩擦的主要商品60年代为纺织品、钢铁等,70年代为彩电、机床等,80年代为汽车、录像机、半导体等。而此期间的贸易摩擦往往以日

3、本“自主限制”对美出口而得到缓和。在此情况下,日本企业多数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进行转移。国内经济转型背景同日本经济转型背景比较分析.1中国的产业结构特征概况我国gdp结构和就业结构也正经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目前,我国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一样,拥有在gdp中占比超过40%的第二产业,但我国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均过大,而第三产业这两个指标均相对较小。locaLHOsT从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1952年,轻重工业的比重约为6:4,到2016年,该比例变为了3:7,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换趋势明显。.城镇化进程

4、差异明显,劳动力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日本选择海外转移,中国内部转移或成主流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XX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突破6亿人,2016年城镇人口净增加1500万人,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依然相当可观。同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比仍超过40%,所能释放出的劳动力在未来仍将持续。即使未来城镇化进程放缓,城市人口增长率降低到1%左右,我国依然每年新增城市人口超过600万人,远远超过日本的水平。我国虽然自1995年以后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升,但由于劳动力基数庞大,普遍素质不高,使得XX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42

5、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廉价。目前,产业一部分转移向非洲、越南、印度等国家寻找更低的劳动成本,但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仍集中在香港和开曼群岛,以避税为导向。同时,我国贫富差距大,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逐年扩大,加上国家政策推动,产业的内部转移或将成为大趋势。•贫富差距存在差异,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形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中国面临比日本更严峻的贸易摩擦,环保和技术路线是关键中国目前也面临严重的贸易摩擦,XX年,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为21亿美元;XX年激增至46

6、亿美元,增加了1倍;XX年继续增至62亿美元;2016年涉案金额已达127亿美元。跟日本当年相比,我国不但受到贸易制裁的数量更多,而且贸易壁垒更倾向于技术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资料显示,XX—XX年我国分别有%、%、%和%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裁,直接损失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产业升级使企业具备技术竞争优势或不可替代优势而不仅仅是价格优势,坚持走环保和科技路线将是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结论面对经济发展瓶颈和收入分配的种种问题,我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20世纪70年代,

7、日本通过自身产业优化升级,迅速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短短数十年经济实力超过了众多发达国家,其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转换能以较灵活和快节奏的速度取得进展。因此,深入剖析日本产业结构转换的背景和思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中日两国的异同之中,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才能为我国政府规划提出更好的指导。根据之前的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背景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存在较大的不同,不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转型路径,即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转变,传统产业海外转移以寻求新的市场这一发展方式。唯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

8、业转型道路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扩大内需以弥补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