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

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

ID:50899784

大小:94.4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5

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_第1页
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_第2页
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_第3页
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_第4页
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揭阳孔庙导游词范文  孔庙  欢迎词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堂,位于曲阜城中心。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以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现在的规模。它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孔庙前的这座门楼建于明代,是当时曲阜城的正南门,也是参观孔庙的起点。“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源于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鲁国大会诸侯的时候,有人说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以和孔子

2、相提并论。此话传到子贡耳朵里,子贡马上反驳说,我可不敢和老师比,如果把一个人的学问比做一堵墙,我这堵墙只有一仞高,大家一踮脚尖,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没什么深奥的;而我老师孔子的这堵墙有数仞高,如果你不走进去,是无法知道他学问的高深的。后人认为数仞仍不能表达孔子思想学说的高深,便把数仞改成了万仞。“万仞宫墙”四个字原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的笔迹。后来乾隆皇帝来到曲阜时,为了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尊重,就换下了胡碑,而刻上了自己题写的字。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的第一道门坊,叫金声玉振坊。此坊由明代山东巡抚、钦差大臣胡缵宗所建,“金声玉振”四个字也是由他题写。这是根据孟子赞扬孔子的话而来的

3、。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也。”这里用金声玉振作为孔庙的第一道门坊的名称,象征孔子的思想集古今先贤之大成,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赞扬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我们现在来到了棂星门,这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即灵星,古代祭天先要祭棂星,孔庙设棂星意为尊孔如同尊天。此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乾隆十九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  我们现在来到了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改为七间,清乾隆皇帝题写阁匾。奎文阁内现为孔子圣迹图陈列。孔子圣迹图现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迹图绘画,二

4、是明代雕刻圣迹图木板,三是明万历年间的圣迹图石刻。这里陈列的系明木板圣迹图印本。圣迹图全套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十三碑亭  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院内有十三座碑亭,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所设立碑刻57块。十三碑亭内碑文的内容均为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祭庙、告庙之类的记录。从书法上看,真草隶篆、座座不同,其中有蒙古文、满文与汉文对照石碑,通过十三碑亭可窥见出历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在孔庙内1372块碑刻中,按其重量来说,最重的一块碑应数清康熙二十五年所立的康熙御制碑,这幢碑碑身重35吨,连赑屃水盘共65吨重。此碑的石料采自于北京的西山,当时从北京

5、将碑刻好,然后沿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运往济宁,中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又从济宁运往曲阜,济宁到曲阜90华里,征用了民工600人,耕牛443头,趁冬季寒冷,地上泼水结冰,碑从冰上滑行,这样90华里路运了整整十五个昼夜,耗费库银600余两。  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成门。此门用黄瓦、彩绘斗拱,前后各用四根石柱擎檐,前后中央四根深雕云龙蟠柱,其余四根为浅雕花纹,前后台阶中有浮雕龙陛,均为明  代中期雕刻。此处并五门,将孔庙分成三路,东为承圣门,院内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为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中路三门并立,东西各有掖门,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中路为祭祀孔子夫妇及历代先贤先儒

6、的地方。大成门里东侧有一石栏,栏内有一棵桧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将它和孔氏子孙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东立有一碑《先师手植桧》,此碑立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字体酣畅,浑厚有力,是明代杨光训手书。  我们现在来到了杏坛,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后来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即筑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杏坛内现有石碑两幢,背东面西一碑为金承安三年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面南一碑为清高宗乾隆手书的《杏坛赞》。亭周围有方正石栏,亭前水波花纹石雕香炉,传系金代遗物。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

7、子的中心场所,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里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宋崇宁三年据《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诏名文宣王殿曰“大成”。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时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高24.8米、阔45.69米、深24.85米,四周有回廊,顶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下饰莲花石座。大成殿两侧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