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

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

ID:50922512

大小:8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6

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_第1页
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_第2页
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_第3页
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_第4页
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换热器加工协议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编号换热器加工技术协议书共4页第1页_、协作单位甲方(需方):乙方(供方):二、协作项目:换热器加工三、技术要求1.1一般技术要求1.1.1材料1.光管:牌号为TPM、TP2M、TP2Y2等,质量要求符合GB8895-88中的要求;2.内螺纹管:牌号为TPM、TP2M、TP2Y2等,质量要求符合通信空调用高效内螺纹管的要求;3.普通铝箔:牌号1100或1200-H22xH24或H26,具体型号按图纸要求,符合通信空调器铝箔对普通铝箔的要求;4.亲水铝箔:牌号为GL323-1100或1200-H2

2、2、H24或H26,具体型号按图纸要求,符合通信空调器铝箔对亲水铝箔的要求;5.焊料:牌号为Hag・5B、QJY・2B、PCu93A等;6.左右侧板:应符合GB251&88中的要求;1.2换热器的性能要求1.2.1制冷量、换热量制冷量、换热量的性能测试,应满足GB/T7725-2004和企业内控要求及规定。1.3喷雾试验1.3.1抽样办法由检验部门人员在每批同一型号的蒸发器中随机抽取2只产品,检验表1中的其他项目合格后,再焊接好进、出气管组合件,经检漏合格后送至测试室做喷雾试验。1.3.2试验条

3、件测试工况:室内侧:干球温度23°C±0.5°C湿球温度22.3°C±0.3°C相对湿度95%室外侧:干球温度23°C±0.5°C湿球温度22.3°C±0.3°C相对湿度95%1.3.3验收标准1.在上述工况下做高速风制冷运行,稳定运行1h,在1h内出风口处不应有肉眼看到的明显雾气;2.在上述工况下做高速风制冷运行过程中,岀风口风道内不应有明显的水珠产生;3.在上述工况下,如发现两只中有一只蒸发器发生不符合1、2项要求中任何一条的喷雾现象,即判定该批蒸发器不合格;1.4外观要求1.4.1热交换器

4、外表翅片应整齐、平直、光亮、无油污、异味,无毛刺,颜色均匀,翅片间距均匀;1.4.2热交换器端部翅片重叠数量不应超过3片,烧伤数量不应超过4片,翅片松动数量不应超过3片:1.4.3翅片孔均为单边翻孔,胀管后翻边岀不得涨裂,无裂缝、漏管现象,翅片与铜管应紧贴不得有松动形象;1.4.4翅片窗口必须完全冲开,不得有扁瘪和未冲开现象,窗口不得有拉毛现彖,重缝出不得有开裂现象,每只产品的翅片应无明显色差;1.4.5热交换器的翅片不应有严重的倒片现象。若翅片平面与热交换器平面的垂直方向的夹角230°,则视为

5、严重倒片;若翅片平面与换热器平面的垂直方向的夹角<30°,则视为轻微倒片。当出现严重倒片现象时,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每一倒片出顺着翅片方向的倒片长度不应超过50mm;B)每一倒片处处置翅片方向的倒片数量不应超过10片;C)换热器的正反两面出现严重的倒片的处数不应超过2处;1.4.6热交换器两侧外漏的U型铜管表面应过渡均匀、光滑。折弯出内外侧应圆滑、饱满,不允许出现褶皱、凹扁及人为的机械碰撞形成的凹陷、扁平现象。如果在圆形铜管表面出现低于圆弧过渡表面的凹坑或扁平,则认为铜管是凹扁的,在检验过程

6、中如果遇到铜管凹扁现象,则必须按下列要求检验:A)每只换热器两侧外漏的U型铜管或U型弯头的表而出现肉眼明显可见的机械撞击的凹坑或碰扁出数只允许1处,超过1处则认为不合格;B)对于直径9.52mm的铜管碰扁处扁平面最长扁不允许超过8mm,凹坑出凹陷深度最大不超过月.凹坑边缘最长边不允许超过8mm;C)对于直径7.94mm的铜管碰扁处扁平面最长边不允许超过6mm,凹坑处凹陷深度最大不超过1.0mm,且凹坑边缘最长边不允许超过6mm;D)对于直径7mm的铜管碰扁处扁平面最长边不允许超过6mm,凹坑处凹

7、陷深度最大不超过0.8mm,月.凹坑处边缘最长边不允许超过6mm;1.4.7换热器的U型铜管的扩口应光滑、无氧化皮、无铜绿、无扩裂等不良现象。1.4.8热交换器U型铜管与U性弯头的焊接处无裂纹,汉II应饱满,均匀,无焊瘤,焊接过程必须用氮气保护。1.4.9热交换器左右侧板结构应符合图纸要求,不得有腐蚀现象和过大的松动现象,焊接发热后左右侧板的变形应小于2mm,蒸发器连接杆不得有腐蚀现彖。1.5公差要求1.5.1热交换器迎风面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差应不大于名义值的1%。1.5.2热交换器沿传热管长度方

8、向的直线度应不大于产品有效长度的1%.1.5.3热交换器在任意100个片距长度上的平均片距不应超过规定片距的土2%o1.5.4热交换器的外形尺寸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生产,应满足装配要求。1.6耐压性热交换器管束内充入水并缓慢升至4.0MPa(表压),在3min内不得出现宏观变形和泄漏。1.7气密性A)将热交换器放入真空箱式氨检漏设备进行检漏,泄漏量不得超过3g/a;B)将热交换器内充入2.5MPa(表压)的干燥氮气,将热交换器放入30・35°C的水中,观察10-15分钟,观察是否有气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