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

ID:50922604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8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_第1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_第2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_第3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_第4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是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15-02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目前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高校在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较多,对体育宣传设施及体育

2、音像图书资料的投入较少。对校园体育宣传设施建设无法跟上潮流;体育图书资料老旧,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者没有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次,一些高校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同与学生课余活动建设,忽视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性和思想性,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活动内容的娱乐性上,抑制校园体育文化教育性的做法不可分割。再次,由于目前整体社会存在着重竞技体育而忽视体育精神的现象,导致我们的大学体育存在过渡重视竞技结果而忽视体育精神的现象。集中表现为校园体育竞赛只针对最后的输赢进行评判,对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体育精

3、神缺少评判。最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问题。很多高校在物质设施建设仅仅强调其观赏性,忽视了对物质文化的精神意义的挖掘。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形成的环境、氛围会引导师生的品德规范以及他们的行为,从而使该校的师生形成一种自身的特点,成为该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独特特征。因此,先进的校园体育文化一旦形成,必然会对师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2.主体性原则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只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它是外界环境因素,属于外因。大学生群体是一群走在时代前沿,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

4、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校园体育文化要想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性,让其自愿自主的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3•教育性原则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充分挖掘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在校园课余活动中,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作用,还体现在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养成敢于挑战、勇于拼搏、乐于助人、直面挫折等。4•多元化原则校园体育文化多样性是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应当丰富多彩。多元化的校园体育文化

5、环境,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获得充分的发展。多元性的体育文化活动,有利于激发校园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突出的重要内容2•体育物质文化建设要有文化底蕴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标志。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校园物质文化来实现,即物质文化的建设为精神文化提供载体,物质文化建设是实现精神文化建设的手段。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体育建筑,其建筑风格直接表现出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特点。因此,校园体育建筑要彰显体育文化的内涵,并能够展现其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特点。2.

6、体育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品德培养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的桥梁,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中起到纽带作用。校园体育文化制度中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本身蕴含丰富的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在规则约束下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因此,在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制度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作用,深度挖掘制度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3.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要弘扬人文精神校园体育精神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经过长期的整合、提炼出来的,反应校园

7、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的总和。体育比赛是公平竞争,相互尊重,道德教育和体育的学生,运动的崇高精神。校园体育精神对高校师生的影响是持久的、连续的、潜移默化的。师生处于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环境中,其心理就能感受到一种激励、升华,从而在有意无意中被熏染并最终塑造出这种精神品质0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1•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文化素养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内容来实现的,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除了要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外,还要满足学生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强调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