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

杨元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

ID:50923897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杨元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_第1页
杨元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_第2页
杨元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_第3页
杨元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杨元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冋头看看当时的梦想,我认为这个目标制定得非常切合实际,我们很好地实现了梦想。”杨元庆在谈及收购IBM全球PC吋的梦想如是说。曾几何时,中国企业如何跨出国门,走向海外是诸多企业家谋求壮大发展的“中国梦”,也是中国企业家多年的夙愿。这英中不少企业试图出海弄潮,不过遗憾的是也有不少厂商出海“呛水”,然而,联想集团目前來看可以算是“出海梦”的成功代表。联想是如何实现"出海梦”的?其当家人多年來又是如何思考与操作的?在中国金业梦想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实现飞跃Z吋,联想又做了些什么?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近tl专访

2、了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华夏时报》:联想集团近年来在PC领域发展迅猛,通过收购IBM全球PC业务逐步成为全球知名企业之一,请问您当时在联想的“中国梦”是什么?冋头再看当时的梦想,您如何评价当时的想法?杨元庆:2000年,我带着十儿个年轻高管到美国硅谷考察微软、等IT巨头,立下“联想在十年内进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的宏愿。从那吋起,国际化成为我心中执着追求的一个梦想,也成为联想12年来发展的主线。2004年,联想收购IBMPC业务。通过这次并购,联想从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一跃成为国际化企业。从并购前的3

3、0亿美元到如今的300亿美元,我们以营业额7年涨9倍的成绩,打破了IT行业并购不成功率高达75%的魔咒,为中国金业走向海外树立了典范。Z后,联想相继成功收购Id本NECPC业务、徳国Medion、巴西CCE,并和EMC成立合资公司,最近又收购了Stoneware公司,进一步增强了联想在海外的综合竞争力。《华夏时报》:对于当年的发展梦想,有哪个印象最深的故爭或细节?杨元庆:收购TBMPC是联想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收购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TBM找过联想多次,第一次是2002年。当时我们没有把发展的战略想清耄,主要

4、在中国尝试多元化发展,就没有答应。到了2003年,再來找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最后开始跟他们进行第一轮谈判,对它的业务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公司做出了并购决策。在交易完成前,我们就细致地预测和评估了可能而临的儿大风险,包括员工流失的风险、客户流失的风险、文化冲突的风险,以及整合不畅的风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今天,齐种事实都证明,我们所做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我们用非常合理的价格,不仅买到了一个百亿规模的全球性业务,而且还得到了顶尖的笔记本电脑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更得到了国际化的人才

5、队伍和运营管理能力。《华夏时报》:联想国际化在过去的儿年中,如何収得了如此的成功?杨元庆:首先是有效的战略。我们有一个''保卫+进攻”的双拳战略:保卫我们在中国市场和海外企业客户市场的市场份额领先。这两个领域是我们的盈利池,既要保卩我们的领先地位,还要保卫我们的利润池。另外,要向全球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和移动互联这一新战场,发动强有力的进攻。其次是创新的产品。联想一直追求创新,我们不但自C进行生产制造,同时也很强调自主研发。第三是高效的业务模式。我们在业界创造了独特的“双业务模式”,包括针对大金业客户的关

6、系型业务模式和针对中小企业客户、消费型客户的交易型业务模式。最后是多元化的团队和文化。联想拥有一支堪称世界500强中最国际化的团队。在我们最高领导团队的9人领导小组中,有6种国籍;在全球100多人的领导团队中,大概有十几种国籍,这确保了我们团队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充分熟悉和了解。通过并购和自主发展的方式,目前我们已经在美国、日本、徳国等完成了这一布局。《华夏时报》:成为全球PC第一之后,联想集团未來有何具体规划和梦想目标?杨元庆:我们希望能够借鉴联想PC的成功经验来大力拓展PC+领域,包括四屏终端和云端服务。除了前

7、端的创新产品,我们也在积极发展后台的技术设备和服务。2012年8月,我们与RMC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坚实基础,这也是落实PC+战略的重要措施。此外,近期我们收购巴西消费电子厂商CCE和美国软件公司Stoneware都是我们进攻PC+领域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努力成为全球PC+领域的领导者,并对此充满信心。《华夏时报》:中国企业目前常提到的一个梦想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请问作为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厂商联想集团,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移?在中国创造上,联想有哪些突破表现?杨元庆

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推动力。但很多年來,“廉价、质量差、技术基础差”己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标签,人们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充满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想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不仅要加大対创新的投入、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步伐,做出真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的人才、技术和资源,实现本地化的研发、生产和运营。作为公司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