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

ID:50930075

大小:243.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试题模块过关检测卷人教新课标常考、易错题能力冲刺检测卷一、我会填。(1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1.按数的顺序填一填。2.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它比(  )多2。3.既和15相邻又和17相邻的数是(  )。4.一个一个地数,从10数到18,一共数了(  )个数,从10数起,第3个数是(  )。5.15里面有1个(  )和5个(  )。6.写出两道得数与10+3的和相同的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7.比一比。比多________,比少_

2、_______。8.9.7+7=(  )+3=5+(  )=8+(  )10.今天是11月11日,星期一,再过5天就是小丽的生日,小丽的生日是11月(  )日,星期(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聪聪在明明的左边,那么明明就在聪聪的右边。(  )2.6至少加上5,才大于10。(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4个面。(  )4.用毛笔书写“中国梦”三个字时,丽丽用了5分钟,芳芳用了2分钟,丽丽写得快些。(  )5.14前面的数是15,18后面的数是19。(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3、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1.如右图,花在蝴蝶的(  )面。①上②下③前2.是由(  )个小方块搭成的。①5②6③73.房子里面有(  )只动物。①13②14③154.小灰兔不可以采的两个蘑菇是(  )。①6+8②5+7③5+95.照图中的方式跳,第5次小兔跳到的数是(  )。①8②10③12四、计算大闯关。(共26分)1.细心算,别粗心!(每题1分,共14分)4+5=19-7=8+8=7+4=10+10=8+8=3+2=15-5=3+9+7=5+6-10=8+5+3=2+4+8=15-2-3=7+9-2=2.在里填上“>”“<

4、”或“=”。(每题1分,共6分)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每题1分,共6分)五、我会看图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1.2.六、我会解决有趣的生活问题。(6题8分,其余每题5分,共33分)1.一共有多少把伞?2.原来有多少个?3.它们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4.一共有多少只小老鼠?5.比赛那天是星期几?6.一共有多少只鸭子?还能怎样解答?答案一、1.2.17 15 3.164.9 12 5.十 一6.(答案不唯一)6+7=13 9+4=137.3 38.8:00 5:00 2:00[点拨]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看清题目条件。9.11 

5、9 6 10.16 六二、1.√ 2.√3.× [点拨]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4.× 5.×三、1.② 2.②3.① [点拨]房子外面排第15的动物前面还有1只动物是小鸡,那么小鸡排第14,因此房子里面有13只动物。4.②5.② [点拨]可以在图中直接画出来,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列式解决。四、1.9 12 16 1120 16 5 1019 1 1614 10 14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

6、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2.< > =3.6 3 181 2 0(第4、5个空答案不唯一)“教书

7、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8、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五、1.13-3=10 2.5+1+3=9六、1.8+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