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doc

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doc

ID:50933248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doc_第1页
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doc_第2页
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doc_第3页
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萨北油田过渡带地区聚驱井网方式优化探究K合理注采井距2.1聚驱控制程度、一类连通率根据聚驱控制程度计算公式:口聚二V聚/▼总(1)式中的V聚可由下面公式计算得出:V聚=(S聚i•H聚i•①)]V聚--井网可控制聚驱孔隙体积,m3S聚i--第i油层聚驱井网可控制面积,m2H聚i—第i油层聚合物溶液可进入的注采井间连通厚度,mV总--区块的总孔隙体积,m3随着井距的缩小,聚驱控制程度不断提高。当注采井距缩小到125m时,聚驱控制程度为82.77%,提高了1.84%。此后,随着井距进

2、一步缩小,聚驱控制程度提高幅度较小(表1)o精细地质研究表明:当井距在125m时,河道-河道一类连通率在70%以上,能够较好保证聚驱开发效果。因此,在保证较高聚驱控制程度、砂体连通情况且较少投资的前提下,合理注采井距应控制在125m左右。2.2注入能力根据视吸水指数下降50%左右的特点,计算岀其视吸水指数可降至0.45m3/(d.m.MPa),平均破裂压力14.95MPao根据马斯凯特公式计算出注入速度:V=180•Pmax•Nmin/(L2•①)式中Pmax--最高井口注入压力,MPaV—注入速度,PV

3、/ae—油层孔隙度,%L—注采井距,mNmin—油层最低视吸水指数,m3/d.m.MPa公式表明:在保持一定的井口注入压力前提下,井距越小,注入速度将越大,注入能力就越大,但随着井距不断的缩小,注入压力将不断增大。北过一条带葡一组油层在井口注入压力不超过油层破裂压力(14.95MPa)的前提下,采用125m井距时注入速度可达到0.253PV/ao按注入速度0.20~0.25PV/a左右考虑,注采井距在125m左右可满足注入速度的要求。2.3井距适应性根据萨北开发区目前的井网部署情况,综合考虑二类油层上返的

4、后续开发调整,北过一条带上返开发萨尔图油层将按照萨1110-16+萨III和萨111-9两段进行调整。当井距缩小到125m时聚驱控制程度达到72.5%,较150m井距提高6.0个百分点。此后,随着井距缩小,聚驱控制程度提高幅度减小。过渡带地区原油物性较差,油层发育平面上非均质性强,砂体分布比较零散,125m井距下二类油层聚驱控制程度较高,可达到70%以上,一类连通率达到60%左右,有利于提高过渡带地区局部分散砂体的动用程度,从而提高采收率。因此125m井距适合北过一条带二类油层聚驱的后期开发调整。2井网部

5、署方式北部过渡带聚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及纯油区注聚经验表明:注聚开发五点法面积井网最好,四点法井网较差,反九点法井网最差。在综合考虑与目前开发井网衔接关系和葡一组油层聚驱井网的后续挖潜,本着所布井要平面分布均匀,能保证具有较高聚驱控制程度(80%以上),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的原则,结合合理注采井距论证结果,进行125m井距下井网部署方式设计(图1):全区预计共部署井位493口(采岀井253口,注入井240口),其中新钻井476口(采出井248口,注入井228口),利用井17口。措施工作量154井次。聚驱控

6、制程度为82.77%,河道-河道连通率为72.10%o3、数值模拟分析结果选取模拟区,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区面积1.69km2,油水井数51口(采油井30口,注水井21口),研究区目前综合含水97.0%o结果表明(图2):当注入聚合物0.072PV时,综合含水开始下降,注入0.271PV时含水降低到最低点87.1%,tb注入前降低了10.1个百分点。当注入体积达到1.04PV时,综合含水达到98%,聚驱提高采收率7.94%,聚驱增加可采储量136.57x104t;考虑井网加密后提高采收率为

7、9.56%,增加可采储量164.43x104t,聚驱阶段采岀程度13.38%,阶段累计产油230.14x104t,最终采收率51.48%。125x125m五点法面积井网对葡一组及二类油层均能保证较高的聚驱控制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值,且井网均匀。因此,北部过渡带一条带葡一组油层进行聚合驱油采用125x125m五点法面积井网部署方式可行。4、结论(1)精细地质研究表明: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在平面上分布较为零散,这就需要进一步缩小注采井距,提高砂体的控制程度。(2)随着井距的缩小,聚驱控制程度不断提高。当注采井距缩小到

8、125m时,聚驱控制程度达到80%以上,一类连通率在70%以上。(3)按注入速度0.20〜0・25PV/a左右考虑,125m井距可满足注入速度的要求。(4)125m井距比较适合二类油层上返层系的后期开发调(5)结合125m井距论证结果,设计了125m五点法面积井网,数模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13.38%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