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彦光》阅读答案附译文.doc

《梁彦光》阅读答案附译文.doc

ID:50934113

大小:6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梁彦光》阅读答案附译文.doc_第1页
《梁彦光》阅读答案附译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梁彦光》阅读答案附译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梁彦光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昕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半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奉,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

2、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注]诐:(bi)不正,邪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质:质朴D.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坐:因为C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3、庶:希望D.发摘奸隐,有若神明摘:揭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有规检,造次必以礼D衣冠士人多迁关内C.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D.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父每谓所亲曰B.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D.以德化人,皆此类也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梁彦光的为政之道的一组是①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②发摘奸隐,有若神明③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

4、教授④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⑤彦光训谕而遣之⑥吏人感悦,略无诤讼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B.梁彦光性情执着,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

5、绩深受皇帝赏识。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3分)译文:_(2)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