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优秀教案.doc

《登高》优秀教案.doc

ID:50936114

大小:39.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6

《登高》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登高》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登高》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登高》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登高》优秀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高》优秀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 ,品味诗境。 

2、(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3、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 知人论世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

4、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 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  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这和《秋兴八首》一样,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之作。就让我们运用由景入情的鉴赏方

5、法,从诗人所描写的景色起步,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如何赏析景色描写? 找意象——明意境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写景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动笔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约5分钟) ① 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②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赏析讨论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啸的猿、清渚、白沙、飞回的鸟、无边萧萧下的落木、不尽滚滚而来的长江。 意境——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 4.思考:如何理解这种既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两者是否矛盾? 让学生发挥想象,看图,感受,此时此刻广阔的天地中,一位老迈、体弱多病、

6、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孤身一人站在山顶,顶着呼啸而过的凛冽的寒风。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悲凉。这幅画面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悲凉的? 小结:运用到反衬的手法,天地越宽阔,就显得诗人越渺小,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悲凉。两者非但不矛盾,而这正是由景入情的体现,越是广阔之景,越是让人觉得渺小,借助宏大的空间凸显渺小的个体,从而引发悲伤的情绪,以阔景衬哀情。 总结:写景部分诗人借哀景衬托哀情,借阔景反衬哀情,这正是由景入情的鉴赏手法。 5.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一下写景部分。 6:通过找意象、明意境,目的何在? 明确:悟情感。 面对此景此情,真是叫人情何以堪,让我们看了都会对杜甫

7、心生悲悯之情,更何况是身临其境的杜甫呢?面对此情此情,他的心中又会引发何种感悟呢? 7.由景入情,接下就请同学们齐读下抒情片段,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让我们如此心生悲悯之心的杜甫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感伤。 8.具体感伤什么? 总结:1、长久漂泊异乡——万里、常作客 2、年老多病——百年多病、繁霜鬓 3、孤独无依——独 4、万物凋零之秋——悲秋 5、生活困窘——艰难、潦倒 9.思考:“艰难”“潦倒”是不是仅仅指诗人自己生活的艰难与潦倒?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确:不仅指自己,还指国家命运的艰难、百姓生活的潦倒。 我们不难发现杜甫所具有的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