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doc

梁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doc

ID:50939667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梁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doc_第1页
梁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梁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梁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1、施工工艺流程(1)当采用模内绑扎时,先在主梁模板上按设计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2)当采取在模外绑扎时,一般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然后再入模内。其方法次序是:将主梁需穿次梁的部位稍抬高→在次梁梁口搁两根横杆→将次梁的长钢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划线→套箍筋并按线摆

2、开→抽换横杆,将下部纵向钢筋落入箍筋内→再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稍抬起抽出横杆→抽出横杆使梁骨架落入模内。2、操作要点(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2)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支座,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

3、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3)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箍筋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位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4)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

4、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6)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7)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8)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板与楼梯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点一、板钢筋绑扎1

5、、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双向间距线→绑板下部双向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双层双向的绑扎上部双向受力钢筋)→摆放垫块绑扎马镫2、操作要点(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设计要求长向钢筋置于短向钢筋之上,划分间距,先绑扎下部双向受力主筋,绑扎上部双向受力钢筋(单层钢筋绑扎上部负弯矩钢筋)。(2)绑扎马镫摆放垫块每米一个呈梅花状布置。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3)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

6、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的钢筋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4)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连接位置相同。二、楼梯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在模板上用粉笔划分下部纵向钢筋及分布钢筋间距→按间距摆放下部纵向钢筋→绑扎下部纵向钢筋→绑扎分布钢筋→绑扎平台上部及下部钢筋→摆放梯板上部纵向钢筋→绑扎梯板上部纵向钢筋→绑扎梯板上部分布钢筋2、操

7、作要点(1)先在模板上按设计要求,用粉笔划分出梯板下部纵向钢筋及分布筋间距,按间距摆放下部纵向钢筋。绑扎梯板下部纵向钢筋,按间距摆放分布钢筋并绑扎牢固。(2)在模板上画出平台下部双向钢筋间距(按设计要求),摆放平台下部钢筋并绑扎。绑扎梯板上部负弯矩筋或上部纵向钢筋,依次绑扎平台上部钢筋。(3)摆放垫块及绑扎马镫,最后校正钢筋位置及直径。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