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出入口设计.doc

公园出入口设计.doc

ID:50942078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公园出入口设计.doc_第1页
公园出入口设计.doc_第2页
公园出入口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园出入口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园出入口设计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本身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与方便游览出入,有利对外交通和对内方便管理的原则,设主公园出入口。公园出入口有主要出入口(大门),次要出入口或专用出入口(侧门)。主要出入口,要能供全市游人出入,次要出入口,要能方便本区游人出入;专用出入口,要有利本园管理工作。公园出入口及主要园路宜便于通过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其宽度及坡度的设计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

2、范》(JGJSO)。三.园路的分布1.园路的宽度园路主要分主路,支路,小路【S——陆地面积(公顷)】S<22≤S<1010≤S<15S>50主路2~3.52.5~4.53.5~5.05.0~7.0支路1.2~2.02.0~3.52.0~3.53.5~5.0小路0.8~1.20.8~2.01.2~2.01.2~3.02.园路的线型设计纵坡横坡主要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应小于12%,超过12%的应做防滑处理。园路的纵坡大于18%时,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两级,坡度

3、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经常道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园路及铺装场地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并与城市车行路有所区别。3.园路的功能与类型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园路的类型有主干道,次干道,专用道,散步道。(1)。主干道:要求方便游人集散,成双通畅,蜿

4、蜒,起伏,曲折并组织大区景观。路宽4~6m,纵坡8%以上,横坡1%~4%。(2)。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专类园,自成体系,组织景观。2~3m宽。(3)。专用道:多为原物管理使用,在园内与游览路分开,应减少交叉,以免干扰游览。2~3m。(4)。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4.园路布局,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容量大小来定。要求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地形密切配合。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山绕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

5、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12%以下,弯曲度大,密度应小,可形成环路,以免游人走回头路。5.弯道的处理:路的转折应街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事故。可编辑word文档6.园路交叉口处理,两条园路交叉或从一干道分出两条小路时,必然会产生交叉口。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

6、,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丁”字交叉口是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上山路与主干道交叉要自然,藏而不显。又要吸引游人入山。纪念性园林可正交叉。7.园路与建筑的关系,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过渡再和建筑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过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行。8.园路与桥,桥是园路跨过水面的建筑形式,其风格,体量,色彩必须与公园总体设计,周围环境相协调一致。桥的作用是联络交通,创造景观,组织导游,分隔水面,

7、保证游人通行和水上游船通航的安全。要注明承载和游人流量的最高限额。桥应设在睡眠较窄处,桥身应与岸垂直,创造游人视线交叉,以利观景。主干道上的桥以平桥为宜,拱度要小,桥头应设广场,以利游人集散,小路上的桥多用曲桥或拱桥,以创造桥景。小水面上的桥,可偏居水面一隅,贴近水面。河步:即小溪间的几块大石头。步距以30cm左右为宜。路面上雨水口及其他井盖应与路面平齐,其井盖孔洞小于20mm*20mm,路边不宜设阴沟排水。四.公园中广场布局公园中铺装广场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确定其面积,应根据集散,活动,演出,赏景,休憩等

8、使用功能要求做出不同设计。安静休憩,广场应利用地形,植物与喧闹区隔离。演出广场应有方便观赏的适宜坡度和观众席位。出入口广场面积下阳指标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按500㎡/万人计算。公园中广场的主要功能是为游人集散,活动,演出,休息等。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2种。1.集散广场:以集中,分散人流为主,可分布在出入口前后,大型建筑物前,主干道交叉口处。2.休息广场: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