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欣赏论文.doc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doc

ID:50943065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doc_第1页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器乐欣赏论文音乐是一种享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接触郑彬老师的民族器乐欣赏课之前,我对音乐的认识仅仅限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了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在上完这门课程之后,我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古典之美。在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我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古典之美。下面是我对接触到的民族器乐和作品的感想和认识。在本课程中,我见识到了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欣赏了许多

2、经典的中国民族音乐,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感叹中华民族器乐的艺术之美。所有乐器中,我对古筝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古筝和琵琶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民乐优美形象的乐器,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以前我对这些乐器只是感性认识,比较肤浅。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开始直接接触到古典民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渐渐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古筝是弦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

3、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筝父徐振高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

4、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在课程中,老师带领我们听了《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古筝演奏。颇有荡气回肠之感。现就《汉宫秋月》谈一下我的听后感触。《汉宫秋月》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这首曲子节奏缓慢凄婉,缓缓道来,仿佛是几千年前一个宫女在那寒露打湿的台阶上,对着明月诉说着自己的悲

5、惨遭遇。我仿佛听到宫女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与无奈。我仿佛看见,封建帝国王朝对年轻女子的压迫与残害。我仿佛聆听宫女在悲痛欲绝、倾尽苦衷后面对镜中靓丽面影,一点朱唇,万缕青丝,却无人欣赏时静静的哀思和怨愤。此曲音调由高到低,仿如女子幽怨中,一声无可奈何的长,使人的视野中凸显出一幅清冷宫中,残阳斜照里,长门怨影独自徘徊的意境。曲首领会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曲中开始加入一些古筝技巧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

6、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渐渐的,曲子开始诠释一种新的意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技术层面上,《汉宫秋月》以音乐线条为主,注重气息,与神韵,但是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法与法则,较易失传。从艺术层面上来讲,《汉宫秋月》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和“景”的交融,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幽美”,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从乐器层面上来讲,《汉宫秋月》多是单音的,旋律的,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

7、表现悠远的意境,就像中国的水墨也简单得只有墨的黑色,却能幻化出形态万千;一把古筝就能就能弹出悲壮的深宫怨念。一把古筝就能奏出连海之春江潮水。一把古筝就能吹出千古兴衰之幽思。也许这就是中国民族器乐的独特魅力所在。转眼间,课程已经接近尾声,通过这十六周的学习我音乐的审美与追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只要用心的去聆听、去欣赏、去享受,我们就会发现民族音乐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完美、优秀、经典的。民族音乐是我国五千余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8、象征。我们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传承与创新,加以发扬光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