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识.doc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识.doc

ID:50944545

大小:9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识.doc_第1页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识.doc_第2页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安全教育常识  预防火灾教育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

2、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

3、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交通教育内容  1、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必须集中思想,双手把住龙头。要在非机车道内行驶,不准驶入机动车道。转弯时,需看清来往车辆,伸手示意,不能突然猛拐。  2、不玩车、不吊车  有一些同学随便玩弄停着的汽车,甚至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吊车,向车辆驾驶室投掷石块,以此作乐。其实这是十分危

4、险的举动,最容易造成事故,也不道德。  3、文明乘车守秩序  公共汽车真繁忙,迎送乘客去各方。  乘车定要守秩序,交通法规不能忘。  依次上车莫拥挤,扶老携幼高风尚。  文明乘车,确保安全。等乘公共汽车,应在站台上有秩序地等候。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下,然后依次上车,不要争抢。上车后要主动买票,遇到老弱病残和怀抱婴儿的人应主动让座。车辆行驶时,要坐好或站稳,抓住扶手,防止紧急刹车时摔倒。不能将头和手伸出窗外,不能在车厢内大声叫嚷,乱扔果皮、纸屑,做个文明的小乘客。  有关饮食安全  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在夜排档和卫生条件差的小吃店内用餐,不买过期食物和"

5、三无"食物,不喝生水。  校园内安全  1.上学放学校门口不拥挤。  2.校园内内走路不奔跑,不追逐戏闹,特别雨天冷天,小心路滑。  3、不向窗户外校园外抛物,擦窗注意安全,北窗外不作卫生要求。  4.有专人负责教室门的关锁,贵重物品不要在教室内存放。  游泳活动中的安全  1、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非游泳区或水流湍急,或水下杂草丛生,或水底地形复杂,是非常危险的。  2、参加游泳的人须身体健康,有下列疾病的同学不能参加游泳:心脏病、高血压、癫痫、严重关节炎等。  3、中小学生参加游泳应结伴集体活动,由大人带领,不可单独游

6、泳。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每20-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儿,每一次游泳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4、中小学生不宜在太凉的水中游泳,如感觉水温与体温相差较大,应慢慢入水,边走边搓身体,慢慢适应。  5、下水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  用电安全  1、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  2、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  3、房子周围有许多电

7、线,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晾晒衣物,以免发生危险。  4、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  5、如果无法切断电源,救助者要穿上绝缘胶鞋,或带上绝缘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6、小学生因为人小,无法对触电实施救护,应该及早地叫大人来处理,并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来救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