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

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

ID:50945196

大小:84.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6

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_第1页
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_第2页
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_第3页
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_第4页
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信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宽带市场竞争分析(图)泰尔网2009-04-1716:43:27 来源:全球IP通信联盟随着电信行业重组的尘埃落定,我国电信行业市场的原有格局被再次打破,全业务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三大电信运营商势必将触角延伸至其尚未企及的领域。而家庭宽带市场无疑也将是全业务竞争的主战场之一。与此同时,3G技术的日渐成熟,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也为“无线宽带”向“有线宽带”发起进攻提供了契机。笔者即从家庭宽带环境分析入手,探讨中国电信三巨头在家庭宽带领域博弈厮杀的竞争策略。一、家庭宽带市场环境分析  

2、互联网规模: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显示出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价值正在日益放大。  宽带用户情况:   图1: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发展规模  调查显示,2006年至今,中国宽带接入用户的年增长率已经理性回归,并逐

3、年趋缓,目前年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截至2009年2月,中国宽带接入用户已增至8648万户,但宽带普及率不及7%,这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很不相称。而同为亚洲的韩国和日本在宽带普及方面却遥遥领先,早在一年前韩国家庭宽带普及率就傲居世界榜首;日本在普及率方面紧随其后名列第二。  技术背景:表1:有线宽带接入技术与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比较  如表1所示,有线宽带传输的首选是光纤,使用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但在用户需求和成本投入方面具有

4、一定劣势。无线宽带传输方面:LMDS的传输速率可与光纤媲美,是解决大容量传输的理想方式,但缺点是传输距离近,雨衰严重,在降雨量不大的北方和中西部地区可以考虑使用;WiMAX是新兴的宽带无线技术,理论传输速率最高能达到70M,实际的上下行传输速率也能达到10M以上,能够满足一般的中小企业及家庭宽带应用,并且覆盖距离较大,能支持一定的移动性,也是理想的无线传输方式,但受政策管制,目前还没有适用的频率;国内的无线宽带技术McWiLL,各方面性能与WiMAX非常接近,具有系统容量高、支持终端的高速移动、终端形

5、式丰富等优势特点,并可提供窄带一体化的业务,同时还拥有国家政策支持和专有频率,但产业链相对薄弱;WiFi技术提供在有限范围内的游牧接入,对于楼宇内的无线办公非常合适,且省去了综合布线成本。上述几种接入方式各有利弊。  结合上述对无线宽带和有线宽带的比较,以及各种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家庭宽带市场将会有一个相对漫长并具有阶段跳跃特征的技术演进过程,请参见下图2。   图2:电信运营商宽带技术演进路径  客户需求:  对无线宽带用户需求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客户对于宽带网络的使用区域仍然以“家

6、里”和“办公室”为主,在“路途”或“户外”使用的比例较低。由此可见,无线宽带的“户外移动”特性并非是抢夺客户的撒手锏。深挖宽带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仍将是运营商需要探索的重要路径。图3:无线宽带客户需求抽样调查二、电信运营商优势比较   目前,我国家庭宽带市场南北分割现象严重。中国联通盘踞北方市场,一家独大;中国电信在南方市场的霸主地位则无人能够撼动。而中国移动在南、北方市场都有所渗透,但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三大运营商在家庭宽带领域各有优势,其中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优势颇为相似,比如

7、:都有着丰富的宽带业务发展经验,在家庭市场上均有较高的固话业务占有率等。中国移动虽在家庭客户市场方面存在空缺,但在个人客户规模、产业链号召力、全网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具体情况请参见表2。表2:运营商优势比较三、运营商家庭宽带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结合前述对家庭宽带环境分析和运营商既有优势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家庭宽带市场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是领跑者,都有着“在位优势”,尤其在有线宽带运营方面,中国移动只能望其项背。然而中国移动很可能会以“无线宽带应用”为切入点,并借助自身的既有优势,

8、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起冲击。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可能在市场细分、客户挖掘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实现对新客户的开发和对既有客户的保有。  1.中国移动竞争策略分析  策略一:借助语音业务优势,撬动客户需求  在语音业务方面,中国移动无疑已经抢占了战略高地。中国移动的个人客户规模已经突破四亿,客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决定的成本优势是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倘若中国移动为客户提供排他性能的宽带语音服务,很可能会对竞争对手形成威胁  策略二:推广无线局域网络,实现侧翼包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