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ID:50953424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8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及点评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和平第一小学执教:李瑶函点评:王志宏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回、出”  2.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  3.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引——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许多诗人为我国的壮美河山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师:“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在远处看。

2、 师:望天门山是什么意思? 生:站在远处看天门山。 (出示天门山图片)师介绍天门山: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二、读——疏通语句,整体把握1、生自由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 3、生自由读古诗,读书节奏。4、师范读。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指导按二二二一的节奏来读。 5、师:诗人李白在天门山都望到了哪些景物呢? 生:青山、碧水、孤帆、红日。4、师:那我们就品味一下,

3、这些景物如何在作者的笔下具有了诗情画意的。(点评:吟诵是古诗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在本环节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读准、读通、初步读出韵味的目的。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三、品——体味语言,感悟诗情(一)分析第一句话出示第一句话:诗人看到的景物是?生:楚江。师:楚江就是长江。这长江把天门山怎么样了?生:天门山被长江冲开了,冲断了。师:把它冲开了。你看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楚江把山都冲开了,你们感觉楚江怎么样?出示长江视频,这长江水怎么样?生:波澜壮阔的气势。生: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生:浩浩荡荡的江水。师:这样汹涌的江水,这

4、样的气势,谁来读。出示第一句。生读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二)出示幻灯片,指读第二句。师:作者又看到了什么?师:碧水就是……生:绿色的水。生:望到绿色的江水流到天门山,又转变了方向。师:这江水遇到天门山不得不折向北流。这就是“回”。那我们把这个字再送回去,你们再读读这句诗。(学生再读本句。)碧水由西向东流,流的时候碰上了……生:天门山。师:这么汹涌浩荡的江水这天门山硬生生地让它们掉了个头,你觉得天门山怎么样?生:雄伟。生:高大。生:很有力量。师:很有力量的意思吗?真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愿来读?读好这个“回”。师:出示碧

5、水东流至此回师出示古诗前前两句话,想象画面生再次朗读。(三)出示第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师:诗人看到了什么景物?生:两岸的青山师:这两岸的青山怎么样呢?生:相对立在那。师:山都立在这儿,怎么会有出来的感觉呢?你们坐过车没有?你想想车在路上开,两边的树、两边的景怎么样?生:树一棵一棵地往后去。师:车往前行,树往后去。这就是化静为动。我们一起来想象,我们就是诗人,坐在这船上,这两边的青山……..师:这是怎样的山?师:哦!很高很高把后面的山都挡到了。船前行,诗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入眼帘,又向后移去,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一样。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

6、山在逐渐靠近自己。诗人用词多么精妙啊,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师: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那你就是李白,请你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出示第四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师:诗人看到的景物是?生:孤帆、红日师:师出示画面,这一叶小船从哪来?生:太阳那边来。师指导读好“日边来”。出示后两句,指名读。(点评: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通过抓住“开、回、出)关键字,让学生进行想象,逐层引导中理解诗意,从而感受山的气势,水流澎湃之境。)四、诵——感受优美景色,感悟语言魅力。1、师:诗人看到的是四幅流动的画面,那我们边想象这四幅画面,边

7、读这首古诗。找生读2、师一幅一幅出示画面,全体学生看着画面配乐诵读古诗。看,水天相接的地方有一只小船缓缓驶来,我们和诗人一同乘船望见这样的山————生背诵:天门中断楚江开。望见了这样的水——生背诵:碧水东流至此回。小船从两山之间穿过,只看见——生: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一叶扁舟啊——生:孤帆一片日边来。五、拓——课外延伸,丰富积累师:我们现在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生读古诗师:这首古诗与《望天门山》有什么相似之处,生:都是写景的。生:都有诗人的想象部分。师:李白的诗都是夸张、充满神奇想象的。他被称为诗仙不是一两首诗就能定

8、论的,师:出示《夜宿山寺》、《秋浦歌》两首古诗。生诵读。师: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收集李白的诗,细细品读。(点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