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

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

ID:50961167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6

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_第1页
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_第2页
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_第3页
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_第4页
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方案一、基层要求1、基层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要求时,可1:3水泥砂浆找坡,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有套管的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面20mm以上。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小圆角,以便除料施工;2、所有管件、卫生设备、地漏或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3、施工时,基层就基本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4、应用铲刀和扫帚将基层表面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将尘土、杂物、油污等应清除干净。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更应认真检查,如有油污、铁锈等,要用

2、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清除干净。二、施工方法1、对特殊部位的处理,应在底涂料固化4h后,对伸缩缝,阴阳角、管道根部等处,铺贴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固化后再进行整体防水层施工;2、施工流程,涂刷底层涂料→特殊部位处理→第一道防水层施工→第二道防水层施工→面层保护层施工;53、涂刷底涂料的目的是用以隔绝基层潮气,防止防水涂膜起鼓脱落,加固基层,提高防水涂膜与基层的黏结强度,防止涂层出现针眼、气孔等缺陷;4、底层涂料的配制,将聚氨酯涂料的甲组分和专供底层涂料使用的乙组按1:(3~4)(质量比)的配合比混合后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也可以将聚氨酯涂料的甲、乙两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一

3、定量的稀释剂搅拌均匀后使用。应当注意,必须用聚氨酯的配套稀释剂;5、一般在基层面上涂刷一遍即可。小面积的涂布可用油漆刷进行。大面积涂布时,先用油漆刷将阴阳角,管道根部等复杂部位均匀地涂刷一遍,然后再用长柄辊刷进行大面积涂布施工,涂刷时,应以满涂、薄涂为佳,涂刷要均匀,不得过厚或过薄,不得露白见底。一般底层涂料用量为0.15kg/m2-0.20kg/m2。底层涂料涂布后应干燥2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根据施工用量,将涂料按照产品说明书提供的配合比例进行配合,先将甲组分涂料倒入搅拌桶中,再将乙组分涂料搅拌桶,用转速为100r/min~500r/min的电动搅拌器搅拌5min

4、左右即可使用;7、待局部处理部位的涂料干燥固化后,便可进行第一道涂料涂刮施工,将已搅拌均匀的拌和料分散倾倒于涂刷面上,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地刮涂一层涂料。刮涂时,要求均匀用力,使涂层均匀一致,不得过厚或过薄,涂刮厚度一般以1.5mm左右为宜,准涂料的用量为1.5kg5/m2左右,开始刮涂时,应根据施工面积大小,形状和环境,统一考虑涂刮顺序和施工退路。8、待第一道涂料固化24h后,再在其上刮涂第二道防水涂料。涂刮的方法与第一道相同。第二道防水涂料厚度为1mm左右,涂料用量约为1kg/m2左右。涂刮的方向应与第一道涂料的方向垂直。9、当防水层需要铺贴玻璃纤维或化纤无纺布等胎体增强材料时,

5、则应在涂刮第二道涂料前进行粘贴。铺贴方法可采用湿铺法或干铺法;10、为了增强防水层与水泥砂浆保护层或其他贴面材料的水泥砂浆之间的黏结力,在第二道涂料未固化前,在其表面稀撒干净的石渣一层。当采用浅色涂料保护层时,不应稀撒石渣;待涂膜固化后,便可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或其他保护层施工。三、注意事项1、施工(1)当涂料黏度过大,不便进行涂刮施工时,可少量加入稀释剂,所有稀释剂必须是聚氨酯配套稀释剂或配方,不得使用其他稀释剂;(2)配料量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配料,以免影响涂膜固化;(3)施工温度过0℃以上为宜,不能在雨天、雾天施工;(4)施工环境应通风良好,施工现场严禁烟火;(5)涂层

6、施工完毕,尚未达到完全固化前,不允许踩踏,以免损坏防水层;5(6)该涂料需在现场随配随用,混合料必须在4h以内用完,否则会固化而无法使用;(7)用过的器皿及用具应清洗干净;(8)涂料易燃、有毒。应避日光直射。2、包装产品可用带盖的铁桶或塑料桶密封包装,多组产品按组分别包装,不同组分的包装应有明显区别。3、运输与贮存运输和贮存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禁止接近火源,防止碰撞,注意通风。贮存温度不应高于40℃。在正常运输、贮存条件下,贮存期自生产日起至少为6个月。四、质量要求1、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水现象,排水系统应顺畅。2、所采用的涂料应符合质量标准和

7、设计要求。3、基层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4、涂膜防水层不应有漏底、开裂、孔洞等缺陷,以及脱皮、鼓泡、漏胎体和皱皮等现象,涂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应粘接牢固,不得有空鼓、砂眼、脱皮等现象。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收头部位的密封处理应连续、封闭。56、刚性保护层与涂膜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操作人员应严格保护以做好的涂膜防水层。在做保护层之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7、涂膜防水层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局部积水和渗漏水的现象存在。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