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

ID:50968063

大小:5.01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16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_第1页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_第2页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_第3页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_第4页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震变质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球内部(热能)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削低高山、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两者关系:1、对立统一关系;2、内力主导作用;3、不同地点或某个时期以某种作用为主。(1)六大板块(2)板块学说基本理论(3)板块运动与地貌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

2、形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并处在相对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多火山地震.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表基本面貌.板块学说基本理论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板块边界分两类: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岛弧海岸山脉马里亚那海沟东非大裂谷喜马拉亚山脉红海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碰撞)生长边界(张裂)陆陆碰撞陆洋碰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褶皱山脉裂谷、海洋图5是部分板块分布图,读图回答:(1)在图5中

3、,赤道穿过的板块有哪些?(2)试分析①处多发火山和地震的原因。(3)②海区的面积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0°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①处位于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②海区面积扩大,因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地壳张裂作用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8.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印度洋南部海区B.澳大利亚北部海区C.太平洋东部海区D.亚洲、非洲、欧洲交界处9.图示区域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资源是()A.有色金属B.煤炭C.石油D.铁矿10.图中四点地震频度与强度最大的是A.①B.

4、②C.③D.④褶皱断层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BCA指出AB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和地形名称.C处地质构造是什么?背斜谷地向斜山岭背斜背斜、向斜构造的判断: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背斜向斜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岩层中心新、两翼老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断层线断层面相对上升,多形成山峰:地垒相对下降,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地堑断层线庐山、华山、峨眉山等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等油气的形成及地质构造:背斜研究地质构

5、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构造地貌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地下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易被侵蚀成洼地形成湖泊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_________。(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泰山的成因类型与图中____一致。(4)图中CD两处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___,良好的储油构造是___。ABCDED山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ADD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属于背斜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A.渭河谷地B.长江三峡C.泰山D.庐山(3)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填数码)处打井较

7、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①处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相互关系:裸露岩石风化作用风化物侵蚀作用侵蚀物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风蚀作用)雅丹地貌流沙风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击扇。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淤积,从而形成宽广的冲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三角洲作用类型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侵蚀作用①冲刷坡面,例如造成黄

8、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②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峡谷等;③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芽、溶蚀洼地等地表形态。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沉积作用①形成山前冲积扇;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②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都有沉积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