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

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

ID:50968134

大小:6.29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0-03-16

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_第1页
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_第2页
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_第3页
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_第4页
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_中国古代建筑概述().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古代建筑的等级一、有关术语1.正脊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的屋脊,叫做正脊。2.垂脊庑殿屋顶正面与侧面相交的屋脊,歇山、悬山和硬山前后两坡至正吻沿博风板下垂的屋脊都叫垂脊。3.戗脊歇山是悬山和庑殿结合而成,因此有九条脊。除正脊外,上半是四条垂脊,下半自博风板到套兽间,就叫戗脊,它与垂脊在平面上成45°角。4.博脊歇山的山花板与下边山面屋面接缝处,按前后方向平置的屋脊,叫做博脊。5.角脊垂脊的垂兽之前的三分之一部分,叫兽前,也叫角脊、岔脊。此外,庑殿或歇山重檐的四角,亦称角脊,脊饰同上檐。6.元宝脊卷棚顶的两坡相交处,不像通

2、常那样做一条正脊,而是做成弧线形曲面,叫元宝脊,也叫罗锅脊。7.山在建筑物左右两侧,由前屋顶和后屋顶的斜坡形成的三角形部分,很像古体的山字,在古代营造术语中,称之为山。8.山花歇山屋顶两端博风板下的三角形部分,在明代以前多为透空,仅用悬鱼、惹草等加以装饰。明代则多以砖和琉璃,清代多以木板封闭透空部分,并施雕刻或花卉装饰于其上,谓之山花。9.推山加长庑殿正脊,并向两山推出的做法,叫推山。因为两山的坡度与前后的坡度如果相同,那么垂脊只能是一条呆板的直线;而把正脊加长,使两山向两端外推,并使它的坡度比前后的坡度陡一些,则无论从哪个方向

3、看,垂脊都是曲线,推山的做法使屋顶的线条富有曲线美。推山只适用于庑殿屋顶。10.博风板悬山和歇山屋顶,桁(檩)都是沿着屋顶的斜坡伸出山墙之外;为保护这些桁头而钉在它上面的木板,叫做博风板。11.重檐在同一层高度内,有两重屋檐的建筑,叫做重檐建筑。二、建筑物的等级我国古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它们在建筑的格局上讲求均衡整肃、对称协调。各类建筑物不仅在方向、位置的设定上有规矩,而且在建筑物的形式、尺度乃至色彩和彩绘的图案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官式”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中最光辉、灿烂的瑰宝

4、。它是被官方规范化了的建筑形式,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体现。(一)屋顶1.屋顶形式故宫角楼想一想:角楼是由哪几种基本屋顶形式组成的?隆兴寺摩尼殿鸱吻戗脊吻兽戗(垂)脊兽数目实例3.琉璃瓦的颜色在五行中,黄色居中,故黄色在我国是最尊贵的色彩。自唐代始,黄色被定为皇室特用的色彩。因此,黄色级别高于绿色,绿色又高于其他颜色。黄色绿色其他颜色(二)台基台基是一种高出地面的台子,作为建筑物的底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台基根据建筑物的级别而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1.最高级台基太和殿2.高级台基乾清宫3.一般台基中山堂(三)

5、面阔间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都以“间”作为计数单位。在建筑物的平面上,就是由四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称为“间”;一间的宽度,叫面阔。而整个建筑物正面若干间加起来的宽度,叫通面阔,一般简称面阔。如10根柱子就是面阔9间,6根柱子就是面阔5间。建筑物侧面间的深度叫进深。若干间合起来的深度叫通进深,简称进深。面阔间数越多建筑物级别越高。为保持建筑物正中开门的特征,所以一般面阔间数为奇数。在间数中,往往以“九五”象征帝王之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阔五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四)柱色天坛祈年殿内金色的级别最高,其次为红色,再次是黑色。(五)

6、门色及门钉清朝规定:皇宫正殿门为红色。一至三品官员府第门为红色。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至清朝时,门钉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也有了具体规定:皇宫大门纵横各九路(即9×9);亲王府大门纵九横七(即9×7);一至三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七路(即7×7);四至五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五路(即5×5);五品以下官府大门不准设门钉。天坛长廊大门(六)斗拱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有的构件,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我们从约3000年前的周代青铜器图案中就可看到它的形象。在建筑物的部位关系上,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一种在柱之上;一种在柱间额枋之上;另一种在

7、屋角柱头上。斗拱在结构上主要有四种部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垂直的叫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在拱与翘的相交处,在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的拱间,有斗形立方块叫做升;在翘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的翘间的斗形方块叫做斗。升与斗的形状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他们的位置不同。斗拱的构造隆兴寺摩尼殿斗拱北海如意斗拱牌楼北京中山堂斗拱(七)彩画彩画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明代规定,庶民居舍不许饰彩画。清代官式彩画是我国建筑彩画发展最活跃、硕果最丰富的全盛时期。1.有关术语(1)枋心:梁枋彩画的中

8、心部分叫枋心,占整个梁枋的三分之一。(2)箍头:梁枋彩画的左右两段的外端,叫箍头,箍在枋的两头的意思。(3)藻头:梁枋彩画的枋心与箍头之间的部分叫藻头,俗称找头。(4)盒子:彩画箍头内,略似方形的部分,叫盒子。其边线,可用金线或墨线。若枋木太长,则在箍头和藻头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