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ppt课件.ppt

水泥路面ppt课件.ppt

ID:50968470

大小:13.63 MB

页数:72页

时间:2020-03-16

水泥路面ppt课件.ppt_第1页
水泥路面ppt课件.ppt_第2页
水泥路面ppt课件.ppt_第3页
水泥路面ppt课件.ppt_第4页
水泥路面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路面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性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2第一节概述定义:一种刚性高级路面,它是由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和外加剂按一定级配拌合成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铺筑而成的路面。一、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缺点:优点:1、强度高: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弯拉强度以及抗磨耗能力。32、稳定性好: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特别是它的强度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不存在沥青路面的那种“老化”现象。3、耐久性好:由于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所以它经久耐用,一般能使用20~40年,而且它能通行包括履带式车辆等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44、养护费用小

2、:在正常设计、施工和养护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量和养护费用约为沥青混凝土的1/3~1/4。5、有利于夜间行车: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对夜间行车有利。5缺点:1.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一次性投资大。2.有接缝:普通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接缝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673.开放交通较迟混凝土路面完工后,一般要经过28天的潮湿养生才能开放交通,如需提早开放交通,则需采取特殊措施。4.修复困难混凝土路面损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工作量也大,且影响交通。89第二节水泥混

3、凝土路面构造一、土基混凝土路面下的路基必须密实、稳定和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撑。路基一般要求处于干燥或中湿状况,过湿状态或强度与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湿状态的路基必须经过处理。10二、垫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垫层主要是起防冻和排水作用。需在基层下设置垫层的情况: (1)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宜设置防冻垫层; (2)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3)路基可能产生不均与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可加设半刚性垫层。11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并不一定很高,但水稳性和隔温性能要好。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可采

4、用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150mm.12三、基层: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刚度。不耐冲刷的基层:水、荷载作用下,出现唧泥、底板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不舒适,加速、加剧板的断裂。一定的刚度: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131415适宜各交通等级的基层类型交通等级基层类型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中等或轻交通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16基层厚度与宽度厚度:由于提高基层的强度或刚度,对于降低面层的应力或减薄面层的厚度,作用很小,因而混凝土面层下的基层不必很厚,需要依据形成结

5、构层、施工要求(摊铺碾压厚度)及排水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宽度:比混凝土路面每侧各宽出25~35cm(小型机具或轨道式摊铺机施工)或50~60cm(滑模摊铺机施工),或与路基同宽。17四.混凝土面层(一)、基本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良好的抗滑、耐磨、平整等表面特性。厚度——目前大多采用等厚式断面18理论分析表明,轮载作用于板中部时,板所产生的最大应力约为轮载作用于板边部时的2/3。因此,面层板的横断面应采用中间薄两边厚的形式,以适应荷载应力的变化。一般边部厚度较中部约大25%,是从路面最外两侧板的边部,在O.6~1.0m宽度范围内逐渐加厚。但是厚边式路面对土基和基层的施工带来不便;而

6、且使用经验也表明,在厚度变化转折处,易引起板的折裂。因此,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等厚式断面。19混凝土面板应保证表面平整、耐磨、抗滑。混凝土面板的平整度以3m直尺量测为准。3m直尺与路面表面的最大间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应大于3mm;其他各级公路不应大于5mm。混凝土面板的抗滑标准以构造深度为指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应低于0.8mm;其他各级公路不应低于0.6mm。20(二)、水泥混凝土面层类型:1)普通混凝土(素混凝土)路面: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面层内均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要求混凝土面板有足够的抗弯拉强度和厚度。212)钢筋混凝土路面: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

7、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或预计路基或基层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设置钢筋目的:平衡混凝土面层收缩受限制时产生的拉应力,使裂缝密闭。22钢筋布置:1、配筋率:0.1%-0.2%,最低0.05%,最高0.25%。2、纵、横向钢筋宜采用相同和相近的直径,其直径差不应大于4mm。钢筋的最小间距为集料最大粒径的2倍。3、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