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doc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doc

ID:50979015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七年级下册中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起始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分工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二、学情分析学生们通过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的实验,已知了淀粉的检验方法、水浴加热的方法。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但学生程度较低,实验条件较为落后,所以,在本次实验前,完成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的教

2、学,结余出时间使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时间实践。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知道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能力目标:学习设置变量,了解对照实验的一般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情感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实施实验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教学难点:实验结果的分析五、教学准备实验用具:大烧杯,小烧杯,试管,试管架,量筒,碘液,凉水,热水,刀片,温度计,馒头,纸片。课前准备:收集唾液。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个别同学:回顾

3、《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探究实验中,小组所提出的问题、制定的计划,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一)切入主题1、教师指导观察学生自主实验(全班分3大组),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实验组一:1号2号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块是否加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不搅拌温度37度37度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组二:1号3号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碎屑是否加唾液2ml唾液2ml清水是否搅拌搅拌搅拌温度37度37度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组三:1号4号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碎屑是否加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温度37

4、度60度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实验现象??实验分析??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总结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填写实验报告。3、学生做完本组实验,若有时间结余,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另外两组实验,充分体验探究实验。一、板书设计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步骤:1号2号3号4号馒头状况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馒头碎屑是否加唾液2ml唾液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不搅拌搅拌搅拌温度37度37度37度60度滴加碘液预测现象不变蓝变蓝变蓝变蓝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都有

5、关。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实验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充分的时间来实践,所以教师做到尽量减少说教,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动手。而且,改善了过去实验教学的模式,没有先讲授再验证,给与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主动探究思考、体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事实证明,虽然学生可能基础较差,但作为教师不能人为的轻视学生的能力,武断的觉得学生不配得到新式的更好的教学模式。实验课可以让死知识活起来,是生物教学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能使学生达到教学要求的能力情感目标,甚至能对短期成绩的提高很有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