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名词解释2.doc

微生物名词解释2.doc

ID:50982708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微生物名词解释2.doc_第1页
微生物名词解释2.doc_第2页
微生物名词解释2.doc_第3页
微生物名词解释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名词解释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生代谢途径: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途径,称为初生代谢途径。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细胞内各种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各个反应过程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协调可随环境调节的变化,而迅速改变代谢反应的速度,叫做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细菌生长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时间内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做出一条反应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叫做生长曲线。生长:微生物生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的、不可逆的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繁殖:繁殖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和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

2、命个体,既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比生长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产物量。迟缓期: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而处于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并不马上分裂,细菌数量维持恒定,或增加很少。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PH值变化环境条件逐渐不适宜细菌生长,导致细菌生长率降低直至零,对数生长期结束,进入稳定生长期。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细菌死亡速率逐步增加或细菌逐步减少,标志细菌的群体进入衰亡期。代时:在细菌个体生长里,每个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同步培养:是一种培养方法,它使群体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连续培养:

3、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是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并能维持生长下去的培养方法。分批培养:是指微生物在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培养。培养过程中不对培养基进行更换。同步生长: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恒浊器:通过连续培养装置中的供电系统保持培养基中菌体浓度恒定,是细菌生长连续进行的一种培养系统。恒化器:通过保持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的方式,使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恒定的培养系统。断裂繁殖:菌丝断裂成断片,这些断片生长成新的菌丝,菌丝在固体培养基或在液体培养基中静止培养时形成菌落。孢囊孢子:形成与菌丝的特化结构——孢子囊内。分生孢子:由分

4、生孢子梗顶端细胞特化而成的单个或簇生的孢子。卵孢子: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而成,小配子囊称为雄器,大配子囊称为藏卵器。接合孢子:两个配子囊接合后发育而成,有两种类型;1两个营养细胞直接交配而成,其外面无菌丝包囊。2从一个特殊的来自产囊体的,被称为产囊丝的结构上产生子囊,多个子囊外面被菌丝包裹,形成子实体,称为子囊果。芽殖: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嗜冷菌:0度能生长,且最适生长温度为15度的微生物。中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0到45度的微生物。嗜热菌:在55度或更高温度能生长的,最适温度为55到65度的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微生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温度。好氧菌:完全依赖大气中的氧气生长

5、的微生物。兼性厌氧菌:不需要氧,但有氧是能更好生长的微生物。微好氧菌:生长需要的氧浓度低于2%到10%,而且是大气氧对其有害的微生物。耐氧菌:尽管生长不需要氧气,,但仍能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厌氧菌:不需要氧,有氧时死亡的微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催化超氧化物自由基形成氧和过氧化物的酶。抑制:是采用某种因子使微生物的成长停止,但移去该因子后,微生物的生长仍然可以恢复。防腐:采用某些化学物理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措施,防腐能阻止食物腐败或防止其他物质霉变。消毒: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措施,消毒可以起到防止传染或传播的作用。灭菌: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

6、微生物都被杀死或消除。。化疗:利用具有选择性的化学物质,杀死生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治疗被微生物感染的病变细胞或组织,但对机体无毒害的治疗措施。消毒剂:用于消毒的化学制剂,一般用于对非生物材料的消毒。溶菌酶: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高压蒸汽灭菌法:在高压蒸汽的处理下(通常121度,15分钟),杀死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的灭菌方法,抗代谢物:能对代谢的某个关键酶产生竞争抑制而阻断代谢途径的化合物,抗代谢物通常与酶的正常底物或中间产物很类似,它与酶的正常底物或中间产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使反应停止从而阻断代谢途径。

7、抗生素:是由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或衍生物,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病毒: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不具有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也不具有核糖体。包涵体: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动植物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构造并能用光镜加以观察和识别的特殊“群体”,称之为包涵体。噬菌斑:将少量的噬菌体和大量宿主细胞的混合液与琼脂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充分混匀,培养后肉眼可见的一个个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即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