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

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

ID:50986005

大小:1009.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0-03-16

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_第1页
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_第2页
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_第3页
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_第4页
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辐射防护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辐射防护学及其新进展简介一、辐射剂量及其基本单位电离辐射所作用的空间称为辐射场辐射剂量专门用来描述辐射场的性质,辐射对介质的电离能力,辐射对介质的能量传递。它与辐射的各种效应直接相关。1、照射量χ描述光子(χ、γ射线)对空气的电离能力,旧用单位为伦琴(R)1R=1静电单位电量/cm3空气,现统一使用的SI单位为C·Kg-1,即对每千克空气电离产生1库仑电量,1C·Kg-1=3.876×103R2、吸收剂量(D)描述任何电离辐射作用于任何介质时的能量传递,其旧有单位为拉值(rad)1rad=100尔格/克SI单位为戈瑞(Gy,旧译格雷)1Gy=1J·Kg

2、-1(焦耳/千克)1Gy=100rad专门针对某一器官(组织)的吸收剂量称为器官剂量DTDT=εT/mT3、当量剂量(HT·R)吸收剂量(能量传递)相同时,不同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意义不一样(这主要与射线的传能线密度(LET,Kev/μm)有关),必须引入修正因子,使生物效应的量度能归一,比较。因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早就定义了一个为辐射防护目的引入的剂量当量概念即H=D·Q·N,其中Q为辐射的品质因子,N为其它一切必要修正因子的乘积。在ICRP最近的60号出版物中,推荐了一个由器官或组织中的平均吸收剂量导出的新量,定名为当量剂量(HT·R)辐射在器

3、官或组织中产生的当量剂量HT·R由下或给出:HT·R=WR·DT·R式中,DT·R是辐射R在器官或组织中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WR是ICRP定义的辐射权重因子(见下表)由于WR是无量纲量,所以当量剂量的SI单位与吸收剂量的相同,即J·Kg-1,专用名为希沃特(旧译西弗),符号为Sv1Sv=1J·Kg-1表1辐射权重因子(WR)辐射种类与能量范围WR光子电子及介子中子质子(反冲质子除外)α粒子,裂变碎片,重核所有能量所有能量<10Kev10~100Kev100Kev~2Mev2~20Mev>20Mev>2Mev1151020555204、有效剂量(E)随机性效

4、应发生概率和当量剂量之间的关系,还随受照器官或组织的不同而变化,因此,ICRP的最近出版物推荐了一个组织权重因子WT(见下表),由不同组织的WT加权求和的当量剂量定义为有效剂量E。E=∑WT·HT式中HT是器官或组织T的当量剂量,WT是器官或组织T的权重因子(所有WT之和为1)有效剂量E与随机性效应的相关性更好,有效剂量的SI单位仍为J·Kg-1,希沃特(Sv)T表2组织权重因子组织与器官组织权重因子,WT性腺红骨髓结肠肺胃膀胱乳腺肝食道甲状腺皮肤骨表面其余组织或器官0.200.120.120.120.120.050.050.050.050.050.010

5、.010.05二、辐射源及其对人类的照射1、天然辐射源(1)天然辐射的分类宇宙射线:来自宇宙的质子和α粒子,与大气中原子核作用产生各种次级粒子,包括电子、介子、光子、质子和中子等,是地面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宇生核素:宇宙射线与大气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如3H、14C等。原生核素: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其种类很多,较受注意的是铀、镭、钍、氡、40K和14C等,其中40K最重要,含量也较高,并且是参与人体代谢的元素之一。土壤、岩石和海水中40K的含量最高,而淡水中40K可忽略不计(见表3)。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取决于岩石的性质,一般火石岩最高,石灰岩最

6、低。表3土壤、岩石和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土壤(μμCi/g)岩石(μμCi/L)淡水(μμCi/g)海水(μμCi/L)40K0.8~2.42.2~22300226Ra0.1~1.90.4~1.30.01~1.00.05232Th0.02~1.50.1~1.30.01~0.05238U0.03~0.60.4~1.30.01~700.7~1.2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是铀、钍衰变系中的气态氡、钍及它们短寿命的子体,218Po、214Pb、214Bi和216Po、212Bi等。其浓度受许多因素影响(见表4)。表4空气中220Rn浓度

7、地点220Rn浓度(Ci/L)铀、钍矿内<10-10混凝土建筑物内1×10-12~2×10-11陆地内海洋上10-14~10-131×10-15~6×10-15同一地点,氡浓度在一昼夜之间就可相差数倍到10倍左右。一般凌晨高于午后,秋冬高于春夏。室内又受通风条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室内高于室外。动植物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是40K,其次有226Ra、14C等。其中陆地上动植物食品中40K的平均含量约2.4mμCi/kg(鲜重),豆类食品可达8mμCi/kg左右,226Ra约0.1~6mμCi/kg,生物体内每克碳中约含14C6.1mμCi。随空气、水和

8、食品进入人体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可对人体造成内照射。表5若干天然放射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