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pdf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pdf

ID:51006023

大小:131.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pdf_第1页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pdf_第2页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pdf_第3页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论探讨LILUNYUDANGDAI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黄静摘要: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否与社会公平的实现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等原因,致使教育资源的具有高度的正相关。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分配总体呈现不分布呈现严重不均衡的特征。这种不均衡发展的状均衡的特征,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的实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将会加剧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损害公众对社会和自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高度集中的身发展的预期,导致社会心理失衡;还会使政府形象和作用的扭曲

2、,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关键词:教育资源分配社会公平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对我国的教育资源是指投入教育过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类资源的分配带来较大的影响,教育这种公共资的总和,具体包括教育经费、教育教学和行政后勤人源的分配也同样是优先满足城市的需要。2003年9员、教育设施、仪器、设备等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有形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和无形的资源。它配置方式的科学与否以及呈现的特在考察中国教育状况后批评,中国政府在公共教育征,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本身能否健康发展,能否为经费方面的支出排全世界

3、最后几名,人均教育经费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之少,连乌干达都不如。她特别指出,在贫困的西部与正义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地区,农村家庭往往为了支付基础教育费用而欠下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而研究目前我国教育资大量债务,某些农村地区的情况“令人震惊”。这番话源分配的特征及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对于建设有中国不仅点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太少,还触及教育资源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分配上城市农村两重天的不公正事实。在教育经费一、教育资源现状不均衡状态方面,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我国城镇小学生经费是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提供并让

4、公民平等农村的1.86倍,初中城镇是农村的1.93倍。生均预地分享教育中的公共产品部分,是政府理所应当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小学是农村的1.71倍,普通初中责任。因此,政府必须保证其提供的教育资源应尽可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是农村的1.68倍,而能平等地为国民分享。然而,不难发现,目前我国教1993年,贵州省内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之间的差育资源分配的现状难如人意。一方面,政府没有提供距为3倍,初中阶段,贵州省内城乡之间达到4.2倍。足够的公共教育资源,中国的教育经费目前只占全到2002年,各个层次的差距都进一步扩大。这种教育国生产总值的3.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另一方面,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必然带来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由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在教育机会、过程、结果的不公平,严重制约农村的教现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特征和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育事业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境遇的改善。(总第294期)292009年第05期理论探讨LILUNYUDANGDAI(二)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学校之间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均衡(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突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对某些学校优先发展的措进入21世纪以来,贵州各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子施,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女增长很快,流动人口子女

6、教育问题日趋突出。2006投入。“抓重点、树窗口、增政绩”,一些地区一直以来年,贵州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得到社会重视。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和贵阳市改扩建7所公办学校,积极吸纳农民工子女入师资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于普通学校,特学,并拨付200万元专款作为补助吸纳农民工子女的别是一些普通学校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有限民办学校公用经费,为农民工子女就学铺设“绿色通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导致了同一地区校道”。为了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能够获得公平教育际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普遍实行的重点学校制机会,贵阳市政府在2007年6月发布了

7、《关于在贵阳度,不仅加剧了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工作或居住的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管理办法》,明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而且人为地确规定,凡年龄在6-15周岁间,有学习能力,随父母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垃圾学校”。同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贵阳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且持时,重点、示范学校不仅在教育投入上享有优先分配有由公安部门办理的IC卡居住证,及其原户籍乡权,而且在生源、信息等方面,也占有难以相比的优(镇)以上教育部门开具的就学联系函,或学校开具转势。在贵阳、遵义等大中城市一批政府重点扶植的优学证明的少年儿童,即可申请在贵阳市所有公办学校

8、等学校、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