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大题.doc

基础会计大题.doc

ID:51009678

大小:10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17

基础会计大题.doc_第1页
基础会计大题.doc_第2页
基础会计大题.doc_第3页
基础会计大题.doc_第4页
基础会计大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大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2.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3.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4.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情况。5.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

2、过程中队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监督。6.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7.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8.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1.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而成若干个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2.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流动资产——是指可以

3、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4.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债券投资和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5.固定资产——是指持有期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6.无形资产——是指能够长期使用、不具有实物形态、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7.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8.流动负债——是指应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9.长期负债——是指应在一年以上,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

4、期以上偿还的债务。10.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11.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2.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13.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14.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15.会计等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1.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会计核算的存在条件,如空间、时间、计量尺度等以及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出假设,并以次为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2.会计主体——会计核算须以一个特定单位为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这个特定单位就称为会计主体,也叫做会计实体。3.持续经营——也称继续经营,是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既不会停业,也不会被兼并或破产,并以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或扩大的经营规模和扩大的经营范围)持续不断地进行经营运作。4.会计分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5.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中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

6、予以综合反映。6.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之为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收入已经实现,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7.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应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支出的费用相互配比,并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8.实际成本原则——亦称之为历史成本原则,它是指企业对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时,都要以经济业务事项实际发生时的取得成本或实际成本作为登记入账的依据。9.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10.谨慎性原则——亦称之为稳健性原则,是指

7、企业在处理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必须谨慎从事,即只确认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11.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12.收付实现制——亦称实收实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的标准。四、主要问题解析1.会计循环的基本内容会计循环一般由下列步骤构成:第一,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和完成的真实情况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第二,根据每笔会计分录所确定的应借、应贷金额,分别过入各有关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中。第三,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来检查、验证会计分录和过账

8、工作有无错误。第四,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按照收入、费用的归属期,对账簿记录进行必要的调整。第五,根据分类账各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