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

ID:51025616

大小:1.56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8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张磊峰等·111·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张磊峰,宋仁伯,赵超,杨富强,秦帅,徐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用钢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对低密度高强韧钢的开发顺应了这一趋势。A1元素的添加,降低钢的密度,同时提高层错能,影响变形机制。从成分设计与制备、变形机制、组织性能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总结Fe-Mn-AI系、Fe_Al系和中锰系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低密度高强韧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轻量

2、化汽车用钢高强韧钢变形机制Fe-Mn—AlFe-AI中锰钢K系碳化物中图分类号:TG335文献标识码:A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9.022ResearchProgressofNewAutomotiveSteel--Low—densityHighStrength—ToughnessSteelZHANGLeifeng,SONGRenbo,ZHAOChao,YANGFuqiang,QINShuai,XUYang(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Engi

3、neer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AbstractIAghtweighthasbecometheadvancingdirectionofautomotivesteel,andthedevelopmentoflow-densityhighstrength—toughnesssteelagreeswiththistrendinrecentyears.AdditionofAIelementreducesthedensityofth

4、esteel.Meanwhile,itincreasesthestackingfaultenergy(SFE),whichinfluencesdeformationmechanismofthesteel.TheresearchsituationsofFe-Mn-A1,Fe-AIandmediummanganeselow-densityhighstrength-toughnesssteelarereviewed,includingcompositiondesignandpreparation,deformation

5、mechanism,microstructuralpropertiesandindustrialapplication.Andthedevelopmenttrendoflow-densityhighstrength——toughnesssteelusedinautomotivein—_dustryisstated.Keywordslightweight,automotivesteel,highstrength-toughnesssteel,deformationmechanism,Fe_Mn_Al,Fe-Al,m

6、ediummanganesesteel,K—carbides0引言从2001年到2013年,我国汽车产量增长了9倍有余。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200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一。随着汽车行业的日趋壮大、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轻量化逐渐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研究山23表明:汽车油耗与自重成线性关系。固定其他条件不变,汽车自重每减少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从而有效节约能源;而每减少1L的燃油消耗,会少排放2.45kg的CO:,也可减小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7、。从材料选择的角度出发,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采用轻质材料,如使用低密度的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工程塑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以铝合金为主;二是使用高强度钢替代普通钢材,降低钢板厚度规格。铝合金具有很好的减重潜力,但成本高、成型工艺复杂、焊接性能差、碰撞吸收能低及铝元素自身特性等诸因素限制了其研发与市场推广,目前铝合金主要以铸件或锻件的形式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零部件以及豪华车和特种车辆的车身制造中。相比铝合金而言,高强度钢在成本与性能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也具有可观的减重潜力,是满足车

8、身轻量化、提高碰撞安全性的最佳材料。有数据表明,当钢板厚度分别减少0.5mm、0.10mm、0.15mm时,车身可减重6%、12%、18%。世界钢铁制造商所开展的ULSAB-AVC项目的完成,证明了钢铁仍然是今后汽车使用的主导材料,若车身钢板的90%使用大量生产的高强度钢板(包括高强度、超高强度和夹层减重钢板),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车身降重25%(以四f-IN车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