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PPT课件.ppt

《肩袖损伤》PPT课件.ppt

ID:51027847

大小:7.43 MB

页数:82页

时间:2020-03-17

《肩袖损伤》PPT课件.ppt_第1页
《肩袖损伤》PPT课件.ppt_第2页
《肩袖损伤》PPT课件.ppt_第3页
《肩袖损伤》PPT课件.ppt_第4页
《肩袖损伤》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肩袖损伤》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肩袖损伤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概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是肩关节疾病患者来院就诊的常见原因。其中17%~41%的患者最终被证实为肩袖损伤。由于肩袖损伤的诊断比较复杂,一部分患者常常被误诊为肩周炎。目前肩袖损伤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肩关节特殊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做出诊断。肩袖的相关解剖重点内容:“一个盂唇、二个关节、四个滑囊、六块肌肉”。一个盂唇:二个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四个滑囊: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喙突下滑囊、肩胛下滑囊。六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其中后两者不参与肩

2、袖构成;肱二头肌属于上肢肌。肩袖的相关解剖肩袖(Rotatorcuff),又叫旋转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共同组成,呈一个袖套状包绕肱骨头,维持盂肱关节的稳定,同时提供肩关节活动时所需的动力。★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其中后两者不参与肩袖构成;肱二头肌属于上肢肌。肩袖后面观肩袖前面观肩袖的相关解剖肩袖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从上向下止于肱骨大节结,如袖套样包绕肱骨头,肩胛下肌从前方绕过,止于肱骨小节结。肩腱袖起止点及功能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大

3、结节止于肱骨小结节肱骨外展肱骨外旋肱骨内旋冈上肌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冈下肌背侧面肩胛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肩袖损伤的病因肩袖损伤由Smith(1834年)发现并命名,指组成肩袖的这些肌腱的损伤。肩袖损伤的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外伤、慢性卡压等。大多数肩袖撕裂是一个进行性的机械磨损的过程,先引起肌腱的退变及纤维化,然后肩袖滑膜的表面部分性撕裂,最后导致肩袖全层的撕裂;少数患者由急性外伤所致。肩袖损伤的病因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是肩袖损伤的最常见的类型,即肩峰弓对冈上肌腱的一个慢性撞击,而这种撞击可以因喙肩弓与肩袖之间的

4、间隙狭窄或内容物体积增大等。如肩峰或喙突形态的变异、喙肩韧带的增厚、肩锁关节的退变等导致的间隙狭窄;肩袖损伤后的出血水肿、滑囊炎症所致的肿大、喙肱韧带增厚和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等引发的内容物的体积增大。肩袖损伤的病因乏血管区:Codman提出了“乏血管区”的概念,既距肱骨大结界上方约1cm处缺乏血管供应,是形成肩袖撕裂的主要原因。有人通过对经手术证实为冈上肌腱损伤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其中大部分损伤均发生于这一区域。因此,肩袖损伤的是由于乏血管区的退变、撞击症、急性外伤以及应力集中等多种因素的综合

5、结果。肩袖损伤的病理生理肩袖病变主要包括肌腱炎伴/不伴有钙化的退行性改变以及肌腱撕裂、挫伤、出血等,大部分是磨损改变或者肌腱退变,小部分的肩袖撕裂为急性外伤。肩袖病变分期:★I期:主要表现为肩袖尤其是冈上肌腱的水肿和出血,在年龄小于25岁的有症状患者中较为典型;★Ⅱ期:炎症继续发展,更多的纤维组织形成,即纤维变性和肌腱炎,25~40岁患者多见;★Ⅲ期:部分或完全性肩袖撕裂,主要是40岁以上患者。肩袖病变分期肩袖损伤的病理生理肩袖完全撕裂后,进一步导致严重的肩袖关节的病变。镜下病理主要表现为肱骨头以及

6、关节盂的接触面的软骨剥落,软骨下的骨硬化,其余关节的软骨萎缩,肱骨头发生骨质疏松,骨内的血管增生,并出现肱骨头软骨下的骨塌陷等。肌腱钙化:是肩袖损伤较常见的征象之一,它可以发生在肩袖的任何一个部位,其中约90%发生在冈上肌腱。当肌腱发生退变后,导致钙质沉积,当钙化物增大,会引起肩峰下滑囊出现炎性反应,呈急性发病时,形成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肩关节,又称盂肱关节,其包容性较差,骨性结构亦不稳定,却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肩关节在三维上共有6个自由度的活动,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与静态稳定结构(

7、比如关节周围的韧带)和动态稳定结构之间的平衡。其中肩袖在维持肩关节动态稳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颈肩部的疼痛和肩关节活动无力。其中最典型的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以及“过顶位”活动疼痛(即患肢高举过自己头顶),患者十分痛苦,无法患侧卧位,严重的影响了睡眠。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Milgrom等人经过调查发现,1、在50岁以上有肩部不适的患者中,约40%存在着肩袖的全层撕裂;2、约60岁以上主诉肩部不适的患者中,有大于60%的患者存在肩袖的部分撕裂或全层断裂;3、70岁以上肩部不适的患者中

8、,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可达到90%~100%。损伤人群12-25岁: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所致;25-45岁:过度反复劳动或直接撞击征往往是诱因;45-65岁:常因肩峰撞击引发;65岁以上:常是退行性病变分类磨损程度分类:0、正常;1、病变范围1cm以下,磨损表浅;2、2cm以下,有若干肌纤维受损;3、3cm以下,大部分肌纤维受损;4、除严重磨损外,常有肌腱瓣状破裂,涉及范围超过一根肌腱;肩袖损伤的诊断1.肩关节特殊检查:2.X线平片:3.关节镜造影:4.肩袖损伤MRI的序列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