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

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

ID:51037861

大小:1.9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17

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_第1页
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_第2页
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_第3页
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_第4页
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癌第8版TNM分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UI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2017.10.19背景TNM分期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国际抗癌联盟(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UI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将于2017年1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第七版肺癌TNM分期标准是2009年颁布的背景新版分期包含了1999-2010年间94708例肺癌患者,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其中NSCLC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亚洲病例数明显增加。T-原发肿瘤改变(1)将T1分为T1a(≤1cm),T1b(>1至≤2cm),T1c(>2至≤3cm);(2)

2、T2分为T2a(>3≤4cm)和T2b(>4至≤5cm);(3)重新分类大于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4)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5)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和伴有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6)侵犯膈肌分为T4;(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期术语。强调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Rami-Porta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大小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NSCLC患者原发肿瘤大小不同,将其分为≤1cm,1~2cm,2~3cm,3~4cm,4~5cm,5~6cm,6~7cm这7个组别观察其术后预后差别,研究发现对于≤5cm的前五组

3、,每增加1cm,各组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最后两组生存差异不大,因此将其合并为T3(肿瘤最大径>5cm,≤7cm)。由于肿瘤最大径≤3cm及>3cm生存差异很大(P<0.001),因此将3cm仍作为T1、T2的分界点,前三组T1又依次分为T1a、T1b、T1c,中间两组T2分又为T2a及T2b,每个分期间隔为1cm。同时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7cm患者预后与七版分期的T4患者生存率类似,因此新版将>7cm归为T4。主支气管受累距隆突的距离不再作为T分期的依据第七版分期中将肿瘤累及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归为T2,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但未累

4、及隆突者为T3。而研究却发现,在所有的研究人群中,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与其他因素T2预后一致,生存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他因素T3,因此新版分期对于主支气管受累,只要未侵犯隆突,无论距离隆突多远均归为T2。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的范围不再作为T分期依据第七版TNM分期将肿瘤导致的部分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归为T2,若导致全肺不张则归为T3。而在所有研究人群中发现:合并部分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患者预后与其他因素T2预后一致,但合并全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患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他因素T3,因此新版分期无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5、范围大小、累及全肺与否均归为T2。侵犯膈肌及纵隔胸膜的T分期调整第七版TNM分期将肿瘤直接侵犯膈肌及纵隔胸膜均归为T3。最新研究发现膈肌浸润患者要比其他pT3患者预后更差,类似于pT4患者,因此新版TNM分期将侵犯膈肌归为T4。对于纵隔胸膜浸润,研究者认为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胸腔镜活检后才能进一步确认,和壁层胸膜不同,纵隔胸膜受累没有明显征象,当发现纵隔胸膜受累时往往肿瘤已越过胸膜侵犯到胸膜内组织或脏器,而且病理界定有一定困难,在病理分期中,极少见仅单独纵隔胸膜受侵而没有浸润到纵隔内组织的情况,因此将纵隔胸膜浸润纳入临床分期并不可靠,故而在新版分期中删除了纵隔胸膜受累的T

6、分期因素。N-区域淋巴结转移x:无法评估;N0:无;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10-14站)2:同侧纵隔内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2-9站)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N分期---增加了病理亚分期研究却发现对于同一级别的N分期中,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生存率差异较大,而病理分期往往更能够反映真实的分期情况,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站数及是否存在跳跃性转移对预后会产生重要影响,伴有多站转移及存在跳跃性转移患者预后明显变差,因此推荐将原来的N1细分为N1a(单站转移)和N1b(多站转移);N2分为N2a1(无N1转

7、移,直接跳跃到N2的淋巴结)、N2a2(有N1淋巴结转移,同时发生单站N2淋巴结转移)和N2b(多站N2淋巴结转移)。Mx:无法判断;M0:无;M1:有。当有远处转移,即M1时,无论T、N如何均为IV期。M分期调整---将寡转移引入肺癌分期新版们M分期对第七版的M1b进行了较大调整,使之更加细化,与第七版分期最大区别在于引入了远处寡转移病例,其研究结果主要来自西德癌症医学中心Eberhardt等的研究[4]。他们对225例单一远处器官出现的单一转移病灶、229例单一远处器官出现的多发转移病灶以及247例远处多个器官出现的多发转移三组患者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