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应动力学.doc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

ID:51043598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8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_第1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_第2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_第3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_第4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效应动力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1、药物作用的性质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特异性。(specificity)。★药物效应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selectivity)。两种效应:兴奋:功能的提高(excitation)、抑制:功能的降低(inhibition)★两者相互通用2、药物作用方式: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1、选择性:亲和力、敏感性。相对的,不

2、是绝对分类依据,临床意义随治疗目的而异2、两重性:(1)治疗作用(TherapeuticEffect):药物所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的效应(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etiologicaltreatment)(治本):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对症治疗(symptomatictreatment(治标):改善患者症状的治疗两者相得益彰(2)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特点:Ⅰ多数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或拓展;Ⅱ可以预知,但难以避免;Ⅲ少数难以恢复(药源性疾病(d

3、rug-induceddisease)类型: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致畸作用①副反应(side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特点:药物是治疗剂量;药物选择性低;固有作用;可预料,不严重,但难以避免;随用药目的而改变②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一般较严重。特点:药物用量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可预知,较严重,应避免类型:急性毒性:短期用药过量引起的毒性如CVS、CNS、RS);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引起的药物在体

4、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如肝、肾、骨髓、内分泌);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③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致敏物:药物代谢产物杂质特点:免疫反应半抗原;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药理性拮抗药无效④继发性反应(secondaryreaction)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⑤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残存药理效应。如“宿醉”现象7/7⑥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第二节受体理论一、受体基本概念受体(receptor):一类

5、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配体)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通常由一个或数个亚基组成。配体(ligand):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血管活性物质等,又称第一信使。受点(receptorsite):与配体结合的特定结合部位。二、受体的特性1、特异姓(specificity)结构要求高2、高亲和力(affinity)结合能力强3、饱和性(saturality)受体数量有限4、可逆性(reversibility)结合后可解离5、亚细胞或分子特征分子结构、功能明确6、配体结合试

6、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结合率与效应相关7、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必要条件配体与受体结合的方式:化学性的、构象互补、结合力(范德华力、离子键、氢键等)(少数共价键)三、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一)受体类型1、根据受体存在的部位分类:(1)细胞膜受体,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2)细胞浆受体,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3)细胞核受体如甲状腺素受体等2、根据结构、功能分类:(1)含离子通道受体如N胆碱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等受体活化→离子通道开放→去极或超极→细胞功能(2)G蛋白偶联受体如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M胆碱受体等受体活

7、化→G蛋白→信号转导→细胞功能(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如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受体活化→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细胞功能(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或核受体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等受体活化→转录因子→基因表达(二)受体调节1、向下调节长期应用激动剂→激活受体→表达↓亲和力↓→药效↓→耐受性2、向上调节长期应用拮抗剂→阻断受体→表达↑亲和力↑→药效↑→超敏性突然停药→反跳现象7/73、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受体发生变化。如胰岛素受体等4、异种调节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

8、节作用。胰岛素受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四、受体学说(一)占领学说(Clark(英),1937)1、药理效应与药物占领受体数量成正比2、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是可逆的;3、浓度与效应服从质量作用定律;4、全部受体占领后效应达到最大Emax5、适合激动剂(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