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

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

ID:510455

大小:2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8-21

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_第1页
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_第2页
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_第3页
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_第4页
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 - 结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结构理论新规范保护层厚度变化及箍筋计算根据我国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并参考《混凝土结构计耐久性设计规范》从混凝土的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1G平法规定保护层厚度以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保护层厚度是以混凝土标号>C25为基准编制的,当标号不大于C25时,厚度增加5mm。(P54页)03G平法规定保护层厚度从最外侧纵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11G箍筋公式:1#筋L=2*(b+h)-8bhc

2、+2*1.9d+2max(10d,75)03G箍筋公式:1#筋L=2*(b+h)-8bhc+2*1.9d+2max(10d,75)新手必读一周学会平法解析-结构理论新规范保护层厚度变化及箍筋计算根据我国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并参考《混凝土结构计耐久性设计规范》从混凝土的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1G平法规定保护层厚度以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保护层厚度是以混凝土标号>C25为基准编制的,当标号不大于C25时,厚度增加5

3、mm。(P54页)03G平法规定保护层厚度从最外侧纵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11G箍筋公式:1#筋L=2*(b+h)-8bhc+2*1.9d+2max(10d,75)03G箍筋公式:1#筋L=2*(b+h)-8bhc+2*1.9d+2max(10d,75)+8d钢筋锚固一、03G平法给出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并且规定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二、11G平法给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lab和labE1、设计规范8.3条中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能小于最低限度(最小锚固长度),其数值不应小于0.6lab及200

4、mm2、为反映粗直径带肋钢筋相对肋高减小对锚固作用降低的影响,直径大于25mm的粗直径带肋钢筋的锚固长度应适当加大,乘以修正系数1.13、为反映环氧树脂钢筋涂层钢筋表面光滑对锚固的不利影响,其锚固长度应取系数1.25,这是通过实验以及国外一些标准确定的。4、抗震锚固长度=非抗震锚固长度*抗震系数(一、二级抗震等级为1.15,三级抗震为1.05,四级抗震为1.0)柱-嵌固部位11G平法嵌固部位未确定:(1)当无地下室时,同03G(基础顶面一个柱根)(2)当有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可以不设嵌固部位(根据设计注明是否设置嵌固部位),只保留地下室顶

5、面的嵌固部位P58(3)P7第8条规定:设计需注明柱的嵌固部位位置03G平法嵌固部位已确定:(1)当无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一个柱根)(2)当有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及地下各楼面(至少两个柱根)11G平法嵌固部位示意图柱-变截面柱03G平法规定节点分绑扎和焊接以及机械连接,共4个节点P38页。1、设置插筋时插入长度均为1.5laE,弯折长度为C+200-BHC。11G平法规定节点以变截面位置来分,分为5个节点P60页,如下图。1、每个节点插筋的插入长度均为1.2laE,弯折长度为当变截面率大于1/6时为12d,小于等于1/6时钢筋直通。2、

6、新增了柱一侧没有梁的变截面节点,水平段锚固值为LaE+△-保护层11G平法节点抗震楼层框架梁节点增加及钢筋连接形式03G平法分为一二级抗震及三四级抗震,纵筋以直径28为界采取不同连接方式。11G平法抗震楼层框架梁增加四个节点:端支座加锚头(锚板)节点(图一),中间层中间节点梁下部钢筋在节点外搭接节点(图二),抗震框架梁KL、WKL(尽端为梁)箍筋加密区范围节点(图三)。并且规定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或焊接。P79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11G和03G图集中都规定了板在端部支座为梁、圈梁、砌体墙和剪力墙的锚固构造,下面分

7、别介绍每种支座中11G和03G的区别:(a)端部支座为梁11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平直段长度当设计按铰接时大于等于0.35lab,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大于等于0.6lab,伸至梁角筋内侧弯折15d,当直端长度>=la时可不弯折.下部钢筋max{5d,支座宽/2}03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锚入梁内la,下部钢筋伸至支座max{5d,支座宽/2}(b)端部支座为剪力墙11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平直段长度>=0.4lab,伸至梁角筋内侧弯折15d,当直端长度>=la时可不弯折.下部钢筋伸至支座max{5d,支座宽/2}03G平法规定上

8、部钢筋锚入梁内la,下部钢筋max{5d,支座宽/2}(c)端部支座为砌体墙圈梁和端部支座为梁时一致(d)端部支座为砌体墙11G平法规定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0.35lab,伸至梁角筋内侧弯折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