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秋季养殖注意事项.doc

奶牛秋季养殖注意事项.doc

ID:51060526

大小:35.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奶牛秋季养殖注意事项.doc_第1页
奶牛秋季养殖注意事项.doc_第2页
奶牛秋季养殖注意事项.doc_第3页
奶牛秋季养殖注意事项.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奶牛秋季养殖注意事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夏秋之交,气温变化大,天气忽冷忽热,奶牛抵抗力下降,加之入秋以来,气温适宜细菌生长繁殖,奶牛很容易被潜伏的病毒感染,特别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为预防奶牛疾病的发生和疫病的传播,防范未然,防止给奶牛生产带来的损失,切实做好秋季我市奶牛疫病的防治工作,特制定重庆市秋季奶牛疫病防治的技术措施。一、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发生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防止疫病发生。饲养人员要勤查看,观察牛只呼吸、眼睛、鼻镜等外部器官的表现;测量牛只体温;注意牛只采食、反刍、粪便的变化;增加牛舍通风换气,保持牛舍空气畅通;注意饮水卫生,提供充足饮水;保持牛舍干燥、干

2、净,勤换垫料、勤打扫、及时清除粪污,减少细菌滋生;保持适度的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饲养管理人员要增强责任心,精心管理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二、加强防疫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秋季气温宜于细菌和蚊蝇滋生,要加强奶牛场的防疫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牛场生产区和牛舍进口处设消毒池、消毒室。消毒池可用2%烧碱作为消毒液,每周更换1~2次,保持消毒池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性。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必须通过消毒室进入生产区,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用消毒皂或消毒液(白菌洁净)洗手。牛舍内和牛舍周围、运动场、道路每周2次定期消毒。用品用具在入

3、场前需喷洒消毒,用后洗净消毒。正在发生传染病的牛场,每天对牛舍内、外进行带牛消毒,可用对人畜无害的太平盛世或百菌洁净等兽用消毒液。保持牛场环境整洁、卫生,大范围灭蚊灭蝇,防止蚊蝇传播疾病。三、科学搭配饲料,增强奶牛体质气温骤变,奶牛抵抗力下降,要增加日粮养分含量,减少粗饲料的喂量,提高精饲料比例,增加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强奶牛体质。多喂青绿优质草料,不喂粗质劣质粗料,提高采食量。在日粮中要增加钾、钠、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喂量。喂清热解毒、防风祛寒、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汤汁,增强奶牛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对生病奶

4、牛要减少精料的饲喂量,多喂多汁饲料和优质牧草,在技术人员和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饲喂管理和疾病治疗。四、做好疫苗接种,严格执行防疫程序秋季加强口蹄疫疫苗的强制免疫,做好来年春季牛流行热、牛出败、牛炭疽疫苗接种计划和疫苗购买登记。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传染病的接种免疫,防范未然,减少疫病五、秋季奶牛主要传染病的防治1、牛流行热奶牛流行热又叫“三日热”或“暂时热”,由流行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蝇和空气传播。多发生于7~10月份,特别是夏秋交季时。此病发病快,来势猛,传染性强,如隔离措施不到位,会引起全场牛染病

5、。此病易引起怀孕母牛流产,造成产奶牛奶量急剧下降,对生产影响大,经济损失严重,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会引起患牛病情加重或体弱牛死亡。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能很快控制。症状:突然高热,体温高达40~42℃,持续2~3天。心动过速,喘气、眼发红、流泪、泡沫状线性流筵,肺水肿,肌肉振颤,不食,不反刍。有的患牛会出现腹泻、胃肠出血、胃溃疡、便血,有的患牛会表现神经症状,肢蹄无力、脚跛,继而发生瘫痪,或心脏突然停止。怀孕母牛流产、早产率高。预防:每年5~6月份接种奶牛流行热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流行热。因不属于重大动物疫病,不属于国家强制免疫

6、传染病,疫苗需要每年2~3月份跟生产厂家预订。治疗:对此病病毒无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只要治疗及时处置得当,病牛2~3天可治愈。下列治疗方的发法在实践中运用效果好:黄氏多糖50ml+生理盐水1000ml静注,每天1~2次;咳喘灵50ml+生理盐水1000ml静注,每天1~2次;穿心莲针剂肌注,每千克体重0.1~0.2ml/次,一天2次。对无胎牛可先用瘟毒清+头孢王肌注,再用前述三种药物进行治疗。慎用兴奋类药物,在病牛心脏出现衰竭、呼吸抑制的情况下可用兴奋药。静脉输液液流速度要缓慢,不能急于求成,液速快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牛死亡。

7、2、牛流行性感冒牛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黏膜细胞内,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向外界,以空气飞沫传播。突然发生,传播迅速猛烈,呈现流行性,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无年龄、性别和品种区别。一年四季均发,但以天气骤变的早春、晚秋和寒冷的季节多见。症状:发热、咳嗽、全身衰弱无力,呈现不同特点的呼吸道炎症。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减少,咳嗽,呼吸加快,流涎流涕,眼结膜发炎。体温有所升高,一般无死亡,病程7~8天。治疗:对症治疗,用清热解毒中药制剂加抗生素治疗有良好效果。可用冰针与头孢

8、王肌注。用中药治疗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用百草瘟清灵温水灌服。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