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螅和水蛭的防治.doc

水螅和水蛭的防治.doc

ID:51071757

大小:33.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水螅和水蛭的防治.doc_第1页
水螅和水蛭的防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螅和水蛭的防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螅和水蛭的防治什么是水螅和水蛭?水螅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动物分类学家把它们叫做腔肠动物。海蜇和珊瑚的海水里生活,而水螅在淡水中生活。水螅身体圆筒状,长0.5--1厘米,顶端有口,口的周围生有6--11条触手,底端有基盘,能吸附在水生植物、石块或木桩上,有时借分泌粘液气泡上升,漂浮水面。水螅喜欢在清洁而含氧多的淡水中生活,因此,生长水螅的场所应是水质洁净、水流缓慢的小沟、小池塘和水稻田。水螅喜欢附着在水草上生活,所以,采集野生水生植物时,要仔细观察水草上面是否水螅吸附。每年3-4月、8-9月是水螅大量繁殖的季节,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到野

2、生水体里去捞取水草放在鱼缸里,否则很容易将水螅的成体和无色或褐色的胶状小粒卵带到水族箱里水螅生活最佳水温是15-20℃。夏季室内水温要求控制在23℃以下,若屋内气温超过25℃时,要及时把培养缸移到阴凉处。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4℃。其他季节,水温很容易保持在15-20℃之间。水蛭俗名叫蚂蝗,属环节动物蛭纲类,世界上有400—500种,我国约有100种,已发现89种。绝大多数营淡水生活,极少数生活在咸水,个别种类在陆地。蛭类中大多数种类营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种幼时捕食,成年后过吸血生活。蛭类吸食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动物。如医蛭类的水蛭对所

3、有脊椎动物的血液它们都喜吸食。蛭类的口端位于前吸盘的中央,有一个可外翻的吻,吻高度肌肉化。颚齿目无吻,口腔内具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颚板,旁边有细齿,吸血后寄主皮肤留下"Y"形切口。蛭类吸血后可数月内不再取食,医蛭科水蛭甚至可以生存一年半不取食。蛭类感觉器官发达,上皮层中具有成丛的感觉细胞,具有触觉及化学感觉功能。身体前端2-10个眼中具有感光细胞,表皮中游离的神经末稍,具有温觉及触觉功能,能迅速测出水中温度的微弱变化,从而很快找到寄主。生物种群的存在,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及湖畔,温暖湿润的草丛,是水

4、蛭乐于栖息,摄食和生儿育女的场所。酸性水质及湍急的河流没有分布。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干涸后,有些种类可潜入底泥穴居,损失40%的体重也能生存。水蛭横向切断后,能从断裂部位重新长成两个新个体。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蛭类主要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个别种类具有鳃,如鱼蛭科的鳃蛭,具有囊状的鳃,因是体壁的一种延伸,不具备鳃的完善功能。在水中,水蛭靠身体的收缩和舒展作波浪式游动。在陆地上,依靠前后吸盘的交替附着及身体的纵肌与环肌的拮抗性收缩作尺蠖式移行,行动敏捷。幼蛭摄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时以小型昆虫,蠕虫,螺蚌的幼体为饵料,也吸

5、食泥面腐殖质,食性较杂。水蛭吸食人畜血液时,吸盘中首先释放出抗凝血的水蛭素,顺利吸食寄主血液。水蛭生命力较强,在环境适应的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在我国主要产于北纬32-38°之间的湖泊、河汊中,这个范围最适合水蛭生长,如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特别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布很广。从以上的资料不难看出,饲育观赏鱼的水族箱如管理不当,会产生蓝藻和淡水性水螅,也会出现混在生饵内的水蛭和扁虫等害虫。通常维护正常的水族箱不会产生蓝藻,也不能让蓝藻繁殖。但是如果突然发生的话,会以异常速度增殖,放出恶臭的青绿色覆膜,会窒息所有植物。若产生藻类

6、,就要清扫玻璃面和器材,积聚在底部的也要全部吸走。然后翻松底沙,放入食藻性的鱼。早期发现可以防止。如果清除不顺利,再度产生蓝藻的话,就要把缸腾空,做扫除,从头开始整理。淡水性水螅附着于石头和水草,它们吃耗鱼饵,攻击3~5厘米的稚鱼。它们混在食料中如水蛇和小蝗蚓等进入水缸。驱除方法为:把鱼和水草移到其他的水缸,把水温增高至50度以上,用甲基兰消毒。但最佳的预防手段是:仔细检查生饵。如果发生在卵生鱼所孵化的稚鱼缸中,驱除就很困难了。也有不少鱼友采用曼龙类鱼类清除水螅效果不错,如果水族较大不太好采取其它办法的鱼友,也可以用曼龙来清理一下。水蛭不

7、太会攻击鱼类,但是大量繁殖的话,水质会恶性循环化,它在水缸内摇晃游水的样子,实在令人作呕。若产生了这些东西,要换掉全部的水,一切器具都用或热水消毒,预防方法为仔细检查生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