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

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

ID:51073174

大小:1.1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3-18

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_第1页
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_第2页
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_第3页
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_第4页
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胜利油田2009年开发技术座谈会发言材料积极研究与实践探索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纯梁采油厂2009年2月2日积极研究与实践探索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编写:李春芹李林参加:张兴明张钦希初审:王志杰审核:李道轩纯梁采油厂2009年2月2日一、滩坝砂油藏特征及开发难点(一)滩坝砂油藏特征51、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较大、丰度低52、单砂体厚度薄、呈砂泥互层状、连通好63、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以微细孔喉为主64、高压异常,地饱压差大,储层含油性好8(二)滩坝砂油藏开发难点91、储层物性差,基本无自然产能92、弹性开发递减大、采收率低93、启动压力高,注水开发难度大11二、积极研究与实践,探索

2、滩坝砂油藏开发技术11(一)积极探索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121、室内试验证明滩坝砂油藏可实现二氧化碳混相驱122、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显曙光14(二)深化机理研究,探索滩坝砂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191、利用水驱油试验初步确定了注水开发技术界限202、滩坝砂特低渗透油藏注水试验初见成效28(三)水平井分段压裂逐步成为滩坝砂油藏开发的技术发展方向...311、泥岩夹层的伤害试验证明泥岩夹层对压裂、注水伤害很小・・・312、地应力研究认为,滩坝砂砂泥岩剖面可实现一次压开343、水平井分段压裂逐步成为滩坝砂油藏开发的技术发展方向….37三、认识及下步工作方向411、深化滩坝

3、砂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扩大应用力度412、深化二氧化碳驱注入参数研究,扩大应用规模433、深化注水技术研究,扩大水驱开发范围434、探索研究滩坝砂油藏2混相驱可行性44纯梁地区沙四段特低渗薄互层滩坝砂油藏资源量丰富,现已探明储量规模近亿吨,是我厂近几年增储上产的主阵地,但该类油藏因储量品质差、开采难度大。从2004年开始,依靠大型压裂弹性开发技术突破了产能关,但是存在递减快、最终采收率低的问题,储层特低渗、丰度低、开发方式不落实、效益相对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滩坝砂油藏的整体动用。2008年以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采油厂加快了先导试验的实施节奏,通过

4、技术攻关,在提高滩坝砂油藏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显著的效果,滩坝砂油藏转换开发方式试验显见曙光。为今后滩坝砂油藏实现储量的经济动用向持续有效动用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滩坝砂油藏特征及开发难点(-)滩坝砂油藏特征1、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较大、丰度低纯梁地区沙四段为滨浅湖相沉积,席状滩砂普遍发育,局部发育点砂坝,分布范围广,2004年以来在纯梁地区探明的沙四段滩坝砂储量共计上报探明含油面积224.09km石油地质储量9156.46X10%,采油厂范围内含油面积167.23km;地质储量6570.13万吨。但是储量丰度低,纯梁厂范围内平均储

5、量丰度只有39.3*104t/km%区域类别时间单位含油面积km2石油地质储量(万吨)丰度(10't/km2)高89探明2006纯梁厂50.312117.4942.1公司33.6157246.8小计83.913689.4944.0樊1592007纯梁厂52227043.7公司23.261014.3343.6小计75.263284.3343.6樊1472007纯梁厂12.52490.9439.2樊12008纯梁厂45.3148532.8博9012008纯梁厂7.1206.729.1合计纯梁厂167.236570.1339.3公司56.862586.3345.5小计224.0991

6、56.4640.9梁75控制96.3421243.7梁76预测66.8185027.72、单砂体厚度薄、呈砂泥互层状、连通好纵向上叠合连片,含油井段长,油层多,单层厚度小,统计高89地区沙四上平均含油井段长76米,平均砂厚12.2米/8・5层,平均砂泥比为1:6,平均单层厚度1.43米。厚度不稳定,局部发育单层厚度大于2米的砂坝。表1-2已开发油藏基础数据表块井数(口)油层情况钻遇总厚度m总层数平均单井m平均单层厚度mG89-11315610612.01.5G89114120.81()68.61.1F1431724117014.21.4F1441418&611213.51.73

7、、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以微细孔喉为主纯梁地区探明沙四段滩坝砂油藏埋深在2800-3300米,平均3000米,属中等一深层埋深,岩性主要为灰色泥岩与薄层灰质、泥质和白云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储层压实作用强,孔隙度13.3%左右,渗透率一般在1-5x10W,为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通过岩芯常规分析和油层物性测试分析,单层厚度大于2m的坝砂孔隙度一般为12-16%,最大可达20%;渗透率一般为5〜10X10'ui『,最大可达23X103um2;储层平均孔隙度14.1%,平均渗透率&38X103u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