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

ID:51085916

大小:1.43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3-18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_第1页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_第2页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_第3页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_第4页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第十六章激励.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六章激励第一节激励的概念第二节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第三节激励的方式和要求8/12/20211第一节激励的含义1、激励的概念P349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P349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满足需要(注意P350图示)8/12/202122、关于人性的认识P350美国的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在其《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X理论—Y理论。实质上就是“经济人”假设理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8/12/20213心理学家与行为科学家谢恩归纳了关于人性的四种假设:1、“经济

2、人”假设(X理论、泰罗制)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4、“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权变理论)8/12/20214⑴“经济人”假设即“理性—经济人”假设、“实利人”假设A、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其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B、根据这一假设,组织需要运用权力和控制体系来维护组织的运转,引导雇员的行为;用经济报酬来使人们服从和提高绩效。C、泰罗制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麦格雷戈的X理论是这一假设的概括。P350-P3518/12/20215⑵

3、“社会人”假设A、人的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B、组织应注意雇员的需求,重视发展与雇员的关系,培养和形成雇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倡集体奖励制度。8/12/20216⑶“自我实现人”假设A、马斯洛提出B、自我实现: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C、人们除了物质和社会需求之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组织应创造条件,在让人们满足这种欲望的同时需求组织目标的实现。D、

4、麦格雷戈的Y理论是这一假设的概括。8/12/20217⑷“复杂人”假设P353A、超Y理论这种假设认为,以上任何一种假设并不适用于一切人。人是复杂的、非均质的、多样化而且是变化的,管理者必须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B、管理学的权变理论要求管理者根据具体的人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即因人因事而异,不能千遍一律。8/12/20218第二节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分为三种类型: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P3538/12/20219一、内容型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

5、论(马斯洛)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3、激励需求理论(克莱兰)8/12/202110一、内容型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P354A、马斯洛提出B、这一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以层次形式出现,并由低级需要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要。其中,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逐级上升的层次。C、当一组需要得到满足时这组需要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P3548/12/2021118/12/2021122、双因素理论A、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⑴“保健因素”:(工作条件、工

6、作环境)人们对诸如政策、管理、监督、人际关系、薪金等与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的因素,如果得到就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8/12/202113⑵“激励因素”:(工作内容、工作本身)人们对诸如成就、赏识、艰巨的工作、晋升等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得不到则没有满意,得到就感到满意。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P3548/12/2021148/12/2021158/12/2021163、激励需求理论P355A、麦克莱兰提出的一种

7、激励理论。B、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高权力需要的人对施加影响和控制表示出极大关心。8/12/202117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愿意接受挑战,敢于冒险并对待风险采取一定的现实主义态度,勇于承担责任,工作有计划并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工作,喜欢表现自己。有高社会交往需要的人通常保持融洽的社会关系,他们从友爱中获取快乐,并寻求归属感。C、麦克莱兰认为,一个组织的成就与组织中拥有高成就需要的人的数量有关。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培养而提高。P355-P3568/12/202118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8、1、期望理论(弗鲁姆)2、波特--劳勒激励模式8/12/202119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期望理论⑴弗鲁姆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⑵基本观点:只有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有助于达到自己的某个目标时,才会被激励去做某事。8/12/202120⑶弗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用公式表达如下:M=V×E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激励对象心理动机的强烈程度来反映主观评价认为奖酬的价值的大小。主观认为自己达到目标或得到奖酬的可能性。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