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当中的节能与环保(精品论文).doc

建筑当中的节能与环保(精品论文).doc

ID:51087921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建筑当中的节能与环保(精品论文).doc_第1页
建筑当中的节能与环保(精品论文).doc_第2页
建筑当中的节能与环保(精品论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筑当中的节能与环保(精品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建筑当中的节能与环保摘要:建筑节能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关键词:建筑节能,环保建材;能源的综合利用abstract:thebuildingenergyefficiencyisconducivetosavingenergyresources,saveenergy;reducetheenvironmentalimpactofconstructionanddestruction.keywords:greenbuilding;bui1dingenergy-saving,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energy我国能源环境与世界能源问题相比更为

2、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能源消耗巨大。以建筑能耗为例,建筑能耗大体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40%,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的1/3,而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达12万亩;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卫生洁具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污水回水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也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0%—30%。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人均占地面积相对很小,因此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相应问题就很突出,建筑的成本节约就会显得相当重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3、,必然要推动建筑行业高速迅猛发展,这就迫使建筑行业在有限的空间内注重节能环保。有效的降低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建筑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将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对设计内涵有充分认识的设计人员不只是为了建筑外观更好看或是更豪华,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解决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因此在设计时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节能环保为基础,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考虑到地域之间的差别,做到人与环境的相互融合,资源与能源的相互转换,利用现有的建筑物、植物、人文景观,依靠精湛的技术,高超的细节处理,增强建筑物的实用性。因此,环保节能型设

4、计应致力于节俭,坚持适度的价值观。二、环保节能建筑的设计措施(一)外墙节能型建筑非常注重整体的保温及空间的密闭性。因此,采用先进的建造技术以及高效的保温材料十分重要。现在大多数建筑主要釆取外墙保温,因为外墙保温施工比较方便,而且增加内部使用空间。此外对内部装修以及安装新设备也不造成影响。正因为具备这一特点,才被广泛认同及接受。有研究表明,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大大节省热能。(二)建筑物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自然照明的应用。自然照明不仅可以增加室内光亮度也增强了人得舒适度。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厨房、卫生间、客厅等的布局,尽量做到南面向阳。尽量做到卧室内部接受阳光的照射,最大程度的减少电能的消耗。(三)现代的

5、建筑密闭及保温性能都比较强,空气流通性不强。因此设计人员面临很多挑战。就是如何保持新鲜空气的流入,使空气进行流通。现代最常用的就是从屋顶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将新鲜的空气从地底墙体输入。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新旧气体的混合,而新风接触到人体后便将污浊的空气送出,有效避免了污浊空气的污染。这一系统充分利用了排放气体与输入气体的交换,减少了输入的耗能。三、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居住区绿化设计,还要做到住宅与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如居住区人文景观、水景、道路绿化、特色绿化,居住区内外的道路连接。能够做到出门见景,心旷神怡的地步。做到人与自然生态水乳交融的融合。这将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之一。四、结语百年大

6、计,质量为本,房屋住宅的设计与我们的生活、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正处在房地产和建筑行业持续、高速成长的关键阶段,此时对于推广生态节能建筑有着更为迫切的要求。发展生态建筑是社会、国家发展大势所趋,只有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才能实现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