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

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

ID:51090248

大小:1.2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18

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_第1页
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_第2页
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_第3页
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_第4页
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中医辩证调养方法常见中医辨证类型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湿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郁证气虚证特点:“乏”常见表现:气短、懒言、声低易感冒,出虚汗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疝气等)。舌淡红,舌边有齿痕气虚证调养方法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莲子、黄豆、白扁豆、大枣、山药、南瓜、胡萝卜、香菇、鸡肉、鸡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气虚证调养方法按摩气海穴、关元穴采用掌根揉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这两个穴位还可以采用

2、艾条温和灸,增加温养益气的作用。温和灸可每周操作1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阳虚证特点:“冷”常见表现:耐夏不耐冬,手脚易冰冷,胃部、背部、腰膝部怕冷。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肌肉松软不实,面浮。大便稀溏。舌淡胖嫩。阳虚证调养方法宜选用甘温补脾阳、温肾阳为主的食物,如羊肉、鸡肉、带鱼、黄鳝、虾、刀豆、韭菜、茴香、核桃、栗子、腰果、松子、红茶、生姜等。少食生冷、苦寒、黏腻食物,如田螺、螃蟹、海带、紫菜、芹菜、苦瓜、冬瓜、西瓜、香蕉、柿子、梨、绿

3、豆、蚕豆、绿茶、冷冻饮料等。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阳虚证调养方法多晒太阳(曝背)、撞背(振奋督脉阳气)。关元穴、命门穴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可每周进行1次。关元穴还可采用掌根揉法。每穴2~3分钟,每天1~2次。也可配合摩擦腰肾法温肾助阳。摩擦腰肾法每天1次,每次约10分钟,以摩至皮肤温热为度。关元穴:参考气虚质。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阴虚证特点:“燥”常见表现:耐冬不耐夏。怕热,喜冷饮。手脚心易发热,面颊易潮红。眼睛干涩,皮肤干燥,口干舌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动。常便秘或大便干结。阴虚

4、证调养方法宜选用甘凉滋润的食物,如鸭肉、猪瘦肉、百合、黑芝麻、蜂蜜、荸荠、鳖、海蜇、海参、甘蔗、银耳、燕窝等。少食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茴香、辣椒、葱、蒜、葵花子、酒、咖啡、浓茶,以及荔枝、龙眼、樱桃、杏、大枣、核桃、栗子等。少吃性温燥烈的食物。阴虚证调养方法太溪穴、三阴交穴可采用指揉的方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太溪穴: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痰湿证特点:“胖”常见表现: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感到

5、身体沉重不轻松额部油脂分泌多上眼睑比别人肿嘴里有粘粘的感觉痰湿证调养方法宜选用健脾助运、祛湿化痰的食物,如冬瓜、白萝卜、薏苡仁、赤小豆、荷叶、山楂、生姜、荠菜、紫菜、海带、鲫鱼、鲤鱼、鲈鱼、文蛤等。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痰湿证调养方法足三里穴、丰隆穴可采用指揉法,每穴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足三里穴:位置见气虚质;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湿热证特点:“粘”常见表现:面部或鼻部油光易生皮肤湿疹或疮疖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有解不尽的感觉舌质偏红,苔黄腻

6、。湿热证调养方法宜选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湿食物,如绿豆(芽)、绿豆糕、绿茶、芹菜、黄瓜、苦瓜、西瓜、冬瓜、薏苡仁、赤小豆、马齿苋、藕等。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之品,以及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湿热证调养方法支沟穴、阴陵泉穴可采用指揉或拍打的方法,每穴操作2~3分钟,每天1~2次。阴陵泉还可以选择刮痧。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凹陷处;气郁证特点:“郁”常见表现:神情抑郁、紧张

7、焦虑烦闷不乐、有孤独感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气郁证调养方法宜选用具有理气解郁作用的食物,如黄花菜、菊花、玫瑰花、茉莉花、大麦、金橘、柑橘、柚子等。少食收敛酸涩的食物,如石榴、乌梅、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南瓜、泡菜等。气郁证调养方法合谷穴、太冲穴可采用按揉的方法。每穴操作每穴2~3分钟,每天1~2次。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血瘀证特点:“瘀”常见表现:肤色晦暗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乌青或青紫瘀斑(皮下出

8、血)肢体麻木口唇颜色偏暗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血瘀证调养方法宜选用具有调畅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生山楂、醋、玫瑰花、桃仁(花)、黑豆、油菜等。少食收涩、寒凉、冰冻之物,如乌梅、柿子、石榴、苦瓜、花生米,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油腻食物,如蛋黄、虾、猪头肉、猪脑、奶酪等。还可少量饮用葡萄酒、糯米甜酒,有助于促进血液运行,但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