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

ID:51093377

大小:12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8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_第1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_第2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_第3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_第4页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技术第一章建筑结构与构造一、结构的功能要求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荷载和变形而不被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稳定性。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需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3.耐久性:在正常的维护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中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4.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二、两种极限状态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安全性)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的承载能力或者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它包括结构或者构件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或其

2、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或者滑移),构件或者连接因反复作用而发生疲劳破坏等。2.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适用性)1)它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产生过大的振幅等。2)裂缝的控制分三个等级:①构件不出现拉应力;②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③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不超过允许值。3)限制最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要求。3.结构的耐久性1)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其混凝土强度可以低于列表中的要求,但降低幅度不得低于两个

3、强度等级,且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和C20。2)混凝土的耐久性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②碱骨料反应;③环境影响。3)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要求是“提高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5)直接接触土体浇筑的构件,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列表中规定的低一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当低两个强度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10mm。三、结

4、构抗震的构造要求1.地震的成因有三种: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研究的是构造地震。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发生后对各地区的影响程度),烈度用M表示,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2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M>5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震,M>8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3.基本烈度大体为在设计基准期超越率为10%的地震烈度。4.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振、消能减震设计。我国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为“小阵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

5、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大量建筑物属于丙类。5.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和可靠连接。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1.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2.非地震地区,平面为圆形的建筑比为方形的建筑其风压可减小近40%。3.装修对结构的影响及对策1)装修时不能自行改变

6、原来的建筑使用功能。2)在进行楼面和屋面装修时,新的装修构造做法产生的荷载值不能超过原有建筑装修构造做法荷载值。3)在装修施工中,不允许在原有承重结构构件上开凿孔洞,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4)装修时,不得自行拆除任何承重构件,或改变结构的承重体系;更不能自行做夹层或增加楼层。4.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禁止行为1)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擅自修改原结构主体或承重结构。2)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改为卫生间、厨房间。3)扩大承重墙上原有门窗的尺寸,拆除连接阳台的砖、混凝土墙体。4)损坏房屋原有的节能设施,降低节能效果。5)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

7、安全的行为。5.防震缝:当房屋高度在15m以下时,其宽度也不应小于5cm。6.建筑结构体系及应用1)混合体系,指砖和混凝土体系,一般在6层以下。2)框架结构体系,在非抗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层。3)剪力墙体系,一般为钢筋混凝土体系,厚度不小于140mm,剪力墙间距一般为3—8m,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4)框架—剪力墙体系,一般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5)筒体结构体系,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适用于30—50层的建筑。7.屋架的高跨比一般为1/6——1/8较为合理。8.网架结构是高次超静定的空间结构,网架的高度与短跨比一般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