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同步测试题一【试题试卷】.doc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同步测试题一【试题试卷】.doc

ID:51138714

大小:1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9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同步测试题一【试题试卷】.doc_第1页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同步测试题一【试题试卷】.doc_第2页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同步测试题一【试题试卷】.doc_第3页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同步测试题一【试题试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学会观察》同步测试题一【试题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学会观察习题精选1.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2.某同学想观察苍蝇足的结构特点,他应该选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A.肉眼直接观察B.放大镜观察C.低倍显微镜观察D.高倍显微镜观察3•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战大亮度;乙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一根头发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同学发现目镜脏了,于是用-卫生纸将其擦干净;丁同学使用低倍物镜己

2、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同学使丿IJ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物镜期望能看到细胞。上述学生操作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丁C.乙、丁、戊D.乙、戊4.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真是太奇妙了,你是怎样观察到的?请将正确的操做顺序写下来。()_()〜(L()-(L()A.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木正好对准通光孔B.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C.用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D.川左眼注视H镜,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頁到看清物像E.眼睛从侧面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

3、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为止F.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离标木约0・5厘米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肓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屮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屮央。A.①③②④

4、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②⑥⑤⑧D.①②③@@⑥⑤⑧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A.目镜上B.物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4.若载玻片上有一个“b”字,则从目镜里看到的物像应是()A.bB.pC.dD.q二、问答题1.用A、B两台显微镜观察花粉粒。A的日镜是10X,物镜为40X;B的目镜是5X,物镜是lOXo分析冋答:■(1)A、B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o(2)此时,观察到花粉粒细胞数目多的显微镜是__,原因

5、是c(3)观察到花粉粒细胞大而清晰的显微镜是,原因是o2.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请你取一朵桃花,仔细的观察;从外向内依次观察到了—、、、,你能数出它们的数量吗?3.取用和安放显微镜时要注意,一手握—,一手托,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cm。4.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最后用观察;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Jh,先Ju,从外到内、从—到等顺序。5.你在使用显微镜时发现:与低倍镜相比较,高倍镜的视野,物像清晰度—。当你要调整物像在视野屮的位置时,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屮物像的位置。如果某同

6、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屮看到的图像如右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屮,M使载玻片移动。5.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H镜、物镜和通光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但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试分析原因,并写出解决的方法。答案:1.A2.B(提示: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能透光才行,苍蝇足小,不能透光,所以用放大镜比较合适)3.B4.BCAEDF5・B1.A2.D1.(1)400倍,50倍(2)B,放大倍数小,视野范围大;(3)A,放一大倍数大2.萼片花瓣雄蕊雌蕊3.镜臂镜座104.放大镜显微镜整体局部宏”观微观左

7、右5.暗较差相反向左上方6.(1)可能是环境屮的光线较暗一一增强光源或将反光镜的平面镜换成凹面镜;⑵可能是光圈未正对通光孔一一使光圈对准通光孔;(3)可能是反光镜的角度未调好——重新调整。精品资料,你值得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