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3.2 中位数和众数.doc

(新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3.2 中位数和众数.doc

ID:51142200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新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3.2 中位数和众数.doc_第1页
(新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3.2 中位数和众数.doc_第2页
(新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3.2 中位数和众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3.2 中位数和众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中位数和众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3.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中位数和众数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概念的产生源自现实生活的需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决策和说理。数学思考、价值观:思考各统计量在实际问题中的优缺点,学会辩证分析问题。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一组数据做出分析判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说: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本来我们可能无缘相见,因为想当年

2、有一个小插曲,大学毕业时我去找工作,看到招聘启事:出示:招聘启事因我公司扩大规模,现技术部需招若干名员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请来公司面试。公司人事部2005年6月8日说:我参加了面试,老总决定录取我。我关心我的工资是多少?听总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员工一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200元的.员工二说:我的工资1500元,在公司是中等收入。后在财务室了解到:该技术部一月份工资报表:(单位:元)技术部门员工总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A技术员B技术员C技术员D技术员E技术员F见习技术员G工资500040001800170015001

3、20012001200400问:(1)用2000元能否表示一般员工的工资水平?(2)哪个数据能反映一般员工的工资水平?思考口答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问题通过设计实际生活背景,造成认知冲突,感知中位数与众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看待实际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看确定主题(一)探索新知:1初识中位数与众数2定义变式一:我上班见习结束后,我的工资是1000元,此时工资的中位数是什么?说明两种情况求中位数的方法。变式二:一个月后公司根据技术水平及表现,对其工资进行调整。此时工资的众数是什么?说明众数的不唯一

4、性及此时如何确定众数。思考回答从奇数个数据转变到偶数个数据求中位数。众数唯一时转变到不唯一。在渐变中让学生体会两定义的本质。(二)学以致用做一做:(1)下面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4,4,5,6,7若再加5呢?(2)在“情系汶川”的捐款活动中,我校七年级9个班的捐款金额统计图如下。请说出中位数和众数。议一议:我班上小李得了76分,超过了全班的平均分74分。于是他回家告诉妈妈说自己的成绩是中上水平,你觉得这样讲对吗?分数1538547679808190人数1231113122帮一帮:十月我校召开运动会,决定从八年级4个班中抽调40名男生组成彩旗队。现从我班的

5、体检表中任意抽取的10名男生的身高(单位:米):1.59,1.60,1.58,1.64,1.64,1.56,1.68,1.65,1.64,1.60。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帮我确定参加彩旗队学生的身高?并说明理由。想一想:我班的教室内,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而争论,他们的5次数学成绩分别记录如下(单位:分)练习思考练习议论辨析思考回答巩固落实所学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确定中位数和众数。表格形式呈现数据,让学生学会如何从表格中获取数据。让学生在辩论中体会中位数的价值。通过本例说明在实际问题中众数决策功能。小华7284959895小明62971009962

6、小刚4072809999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外两位同学好,你知道他们怎么说的吗?议论辨析让学生学会用表格分析数据。让学生体会三种统计量的价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归纳提升(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反思归纳统计量相同点求法个数优点缺点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2)分析数据平中众,所有数据选平均,相差较大看中位,次数较多用众数,大小排列知中位,奇数个数取中间,偶数个数两平均,次数最多是众数.(四)作业布置必做题:课本作业题选做题:请统计班里每位同学期望的数学家庭作业时间,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根据你所统计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向数学

7、老师提交一份建议书.作业时间10分15分20分30分40分40分以上人数(人)齐读以表格形式比较三者,梳理所学知识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以口诀形式归纳本节内容,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分层作业体现因材施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