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几种题型答题格式.doc

语文中考几种题型答题格式.doc

ID:51150799

大小:3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语文中考几种题型答题格式.doc_第1页
语文中考几种题型答题格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几种题型答题格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几种题型答题格式:1、记叙文详写材料的作用:因为这些材料能突出文章“”这一中心,所以详写。2、环境描写的作用:A渲染了的气氛、B刻画(烘托)人物性格;C推动情节的发展。3、抒情、议论的作用:突出文章“”这一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象征的作用:通过象征表现感情。5、烘托的作用:烘托人物的性格。6、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7、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总结多

2、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阅读理解的主要步骤。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看清文章后面的题目  为什么要说看清文章后面的题目呢?根据同学们临场的教训,不注意审题、不看清要求就答题,往往会做的题却把分丢了。例如:题上让你找错误的选项,而你

3、找了正确的,题上让你用原文语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这都是因为不注意审题所致。按题目要求回头有重点再看原文  第一次读原文是大概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但因不知问题是什么,所以读起来重点不突出,当看了题目后再读就比较主动,属于带着问题去读,有目的地渎,很快能找到答案。掌握记叙文阅读规律(一)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关键句子主要包括:考纲P19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记叙文结尾句子(段

4、)的作用: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乐等)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5、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抓住表明文章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其次,有些段落没有中心句,这就要抓住贯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段文章说明什么,叙述什么,议论什么,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我们细读全段文章,仔细体会各句的含义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相互关系,也不难概括出段意来。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种:⑴提取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⑵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⑶组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

6、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指代题。此类题型要弄清“这”、“那”等指示代词前后的关系及概念,把握住以下三点:①回首望月找前句,拨草寻蛇细搜求。这一类题的答案,都在“代词”前的句子中,要么是某个词语,要么是整个句子,有的和“代词”紧紧相连,有的还需往前找几个句子,所以一定要认真搜求,不可盲目作答②答案需用原词句。这一类题在作答时,一定要用原文中的词句,或者是根据具体情况借用原词句来概括,不能随意发挥,因为“代词”指代的内容一定在原文中。③小心错失某一头。在做题时,针对一个代词指代多项内容的情况,一

7、定要看仔细,列全面,切不可抓住一点就自认为完事大吉。阅读课外语段的步骤:1、通读文章,整体感知2、细审问题,想知识点3、分段研读,寻找答案4、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