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

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

ID:51151760

大小:7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9

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_第1页
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_第2页
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_第3页
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_第4页
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做语文阅读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怎样做语文阅读题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根据各种经验,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一、答题步骤和要求:  1.读懂题目,逐字逐句去看,一定要理解题目。  

2、2.找出题干中的核心信息,也就是关键词(答题的重要词语)。  3.根据关键词,迅速(粗略去看文章)从文中找到阅读区域(某段或者某句话)。  4.从阅读区域内找出与关键词相关的信息。  5.提取所有相关信息,不要遗漏。  6.检查是否找全了答案(还是根据关键词进行核对)。  7.认真书写答案,但要注意分点答题,即分成①②③④⑤等答题,而且采用竖直并列形式书写,决不能一个接一个连在一起,更不能一股脑不分点笼统地去答,否则,会被扣分。二、阅读考点及答法:  现代文  注意(一):现代文的考试已经不再考课文中的内容,所以平时要加强课外阅读,要尽可能多阅读,如《读者》、《中华

3、活页文选》、《读写月报》、《中学生阅读》等,阅读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怎样思考和做题呢?词语、句子、段落三大块(见下面)。  一、考词语  题型:  1.(说明文中)请你说说下面一句话中加点词(确数或概数)的表达效果(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记叙文或散文中)请你说说顺理成章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请你写出文中“某某”(词语)的意思。  答案:  使用了确数“某某”或概数“某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凝练、简洁。  (动词或形容词)(运用比喻、拟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栩栩如生,让读者觉得如在眼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 领起下文,承上启下。  点明主旨,突出中心。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考句子  题型:  1.简要分析上文第三段中划线句子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2.上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文中最后一句话在你看来有什么特点?  4.你对文中哪句话最感兴趣,请摘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案: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如: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语句生动形象,让读者觉得好像就在眼前,栩栩如生,很传神。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某某”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特点,把“某某”写的活灵活现,生动可爱。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语句如长

5、江之水,一泻而下,气势磅礴,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具有音乐美。  运用对偶(或骈文)的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富有表现力 如:“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该句句式整齐,基本对称,采用整散结合的方法,极富有表现力。  引用古诗,恰到好处,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入手,如:  运用了肖像(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脸部(或衣物穿着打扮)进行细致的描写,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如在眼前。  运用神态描写,把人物高兴(或兴奋悲伤愤激沮丧等)的神情细致地描绘了出来,非常传神逼真,令读者感动。  运用自然景物描写,以

6、动写静,把静态的景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体现景物的美,令人赞叹。  运用象征的手法,借物言志(情),表面上是表达了作者对“物”的喜爱,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对某一种(个或类)“人”的喜爱或赞美之情。  运用对比烘托(衬托)的手法,情感鲜明、炽热,进一步突出作者对“某某”的喜爱(或偏爱、憎恶、痛恨)之情。3.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入手,如:  该句的前半句紧接上文,下半句引领下文,在全文(段)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文章结构鲜明,层次清晰分明,起了很好的过渡的作用。  这一句在本文(段)中起领起下文的作用,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句展开叙述(论述)的。  这一句在本文(段)中起

7、总结全文(段)的作用,画龙点睛,收束全篇。  4.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入手,如:  (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这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深化了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在某一段的开头或结尾),这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它概括了本段的主要的内容,有助于读者迅速地理解本段内容。  三、考段落  题型: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出跳蚤善跳的秘密。  3.根据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概括出人类给病毒命名的原由。  答案:  概括内容。如果是概括一段内容,找出这一段中的关键词语合并,语句通顺,内容不少就可以了;如果是概括全文的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