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

ID:51151888

大小:270.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3-19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_第1页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_第2页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_第3页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_第4页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暖通空调部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暖通空调部分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其庆2013年5月20日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12 (冬冷夏热)DBJ41/071-20121总则及编制原则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3节能设计专篇4节能备案表1编制原则1符合JGJ26-2010《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在不低于国家标准基础上,根据地方特点编制地方标准,。原DBJ41/062-2005已满足了JGJ26-2010节能65%,省标DBJ41/062-2005没有再作提升标准,方便执行暖通部分基本按国家标准执行,修改内容较小,为了方便

2、执行1编制原则2保留了省标供热负荷指标30~37w/㎡统一了节能专篇、备案表、说明表等内容节能专篇从格式、顺序及需要表达的内容就行规定。说明表原意是为了看图审图方便设置,内容与节能专篇重复,但也是节能备案表的内容,设计增加工作量不大。从近期省院执行情况,没有太大问题。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寒冷地区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1.0.3寒冷地区地区居住建筑必须进行节能设计,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建筑热工和暖通设计应将采暖和空

3、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1.0.4寒冷地区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寒冷地区气候子区 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3.0.1依据不同的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范围,可将我省主要城市分为表3.0.1所示的寒冷(A)区和寒冷(B)区2个气候子区。表3.0.1河南省主要城市气候分区气候分区:分区依据城市寒冷地区(Ⅱ区)寒冷(A)区2000≤HDD18<3800CDD26≤90洛阳、三门峡、济源3寒冷地区气候子区 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寒冷(B)区2000≤HDD18<380090<CDD26郑州、安阳、濮阳、新乡、商丘

4、、开封、许昌、周口、漯河、鹤壁、焦作河南省夏热冬冷(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地区)3.0.2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取18℃;2冬季采暖计算换气次数应取0.5h-1。夏热冬冷地区: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26℃,换气次数应取1.0次/h;GB50736-2012居住建筑最小换气次数人均居住面积Fd<10㎡.10~20㎡.20~50㎡.>50㎡最小换气次数0.70.60.50.45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5.1一般规定5.1.1集中采暖和集中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5.1.2居住建筑应

5、设置采暖设施,寒冷(B)区的居住建筑宜设置或预留设置空调设施的位置和条件。5.1.3居住建筑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热、冷源方式及设备的选择,应根据节能要求,考虑当地资源情况、环境保护、能源效率及用户对采暖运行费用可承受的能力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5.1.4居住建筑集中供热热源型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主要热源;在城市集中供热范围内时,应优先采用城市热网提供的热源。2技术经济合理情况下,宜采用冷、热、电联供系统。3集中锅炉房的供热规模应根据燃料确定,当采用燃气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大,采用燃煤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小。4在工厂区附

6、近时,应优先利用工业余热和废热。5有条件时应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5.1.5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按热水连续采暖进行设计。居住区内的商业、文化及其他公共建筑的采暖形式,可根据其使用性质、供热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公共建筑的采暖系统应与居住建筑分开,并应分别设置计量装置。5.1.6除当地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不应设计直接电热采暖。5.1.7采暖计算热负荷指标宜为30~37W/㎡。5.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5.2.1当地没有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废热可利用的地区,应建设以集中锅炉房为热源的供热系统。5.2.2新建锅炉

7、房时,应考虑与城市热网连接的可能性。锅炉房宜建在靠近热负荷密度大的地区,并应满足该地区环保部门对锅炉房的选址要求。5.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5.2.3独立建设的燃煤集中锅炉房中,单台锅炉的容量不宜小于7.0MW;对于规模较小的居住区,锅炉的单台容量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4.2MW。5.2.4锅炉的选型,应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锅炉的设计效率不应低于表规定的数值:燃油、燃气1t/h86%2~4t/h87%6t/h88%,10t/h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