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

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

ID:511547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21

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_第1页
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_第2页
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_第3页
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_第4页
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结构理论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结构理论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结构理论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结构理论框架结构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和筏板基础共同作用浅议摘要:结合工程概况,介绍了筏板基础形式的框架结构建筑不考虑与考虑相互作用时的内力分析,并探讨了刚度变化时结构的受力和变

2、形。  关键词:筏板基础;刚度  1工程结构概况  某一筏板基础形式的框架结构建筑经简化后其结构概况为:12层3×2跨框架,柱网6m×6m,层高均为3.5m,框架梁截面尺寸0.30m×0.75m,框架柱截面尺寸0.65m×0.65m,筏板的厚度为0.5m,楼面荷载和墙体荷载简化到框架梁上,梁均布荷载均取35kN/m,风荷载取15kN/m(风向沿x轴正向吹),基础和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基床系数10000kN/m3,切向地基反力系数10000kN/m3,筏板悬挑长度为1.0m。  2建立有限元模型  基于上述结构概况,文中利用有

3、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计算模型,包括不考虑相互作用和考虑相互作用两种情况。上部结构的梁和柱都采用BEAM188单元,该单元适合于分析从细长到中等粗短的梁结构,该单元基于铁木辛哥梁结构理论,考虑了剪切变形的影响。  模型中,采用实体单元SOLID45模拟筏板。地基模型的计算采用Winkle模型,用ANSYS中的CONBINl4弹簧单元作用在筏板模型的节点上来模拟Winkler地基的作用,地基弹簧的刚度根据k=EA/L来确定,其中E为地基土的弹性模量,A为筏板节点的有效土作用面积,L为模型中弹簧单元的长度。  在划分筏板网格时,为了能在

4、筏板与柱结合处产生节点,先通过移动和旋转命令,将工作平面采用置于柱与筏板结合的地方,然后使用asbw命令,用工作平面将实体进行切割并划分网格,这样在结合处会生成节点,然后用numemp命令合并相同位置处的节点。  3计算分析  3.1分析共同作用与常规方法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分别对考虑共同作用(工况1)与不考虑共同作用(工况2)进行了分析比较。  经计算发现:当结构不考虑共同作用时,把上部框架结构的底层柱看作固定支座,固定于基础上,底层柱子的弯矩值比共同作用分析所得的弯矩值小,大的相差将近6倍。中间柱底的轴力比共同作用分析所得的轴力小,

5、角柱底的轴力比共同作用分析所得的轴力大,最大的相差达9%。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基础的沉降差,引起上部结构的次应力的影响,使得上部结构部份构件偏不安全。筏板对称轴(x轴)上节点的弯矩值变化大,最大的相差达8%。这是因为没有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的贡献,使得筏板的受力与实际不符。由此可见,忽视上部结构参与共同作用,给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分析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3.2刚度变化时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框架结构建筑的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改变它们中任何一部份的刚度,均会引起彼此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本

6、文利用编制的程序进行计算,分别改变三者刚度的大小,对框架一筏板一地基的共同作用的受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比较。  工况1,见工程结构概况。  工况2,采用工况1的结构形式,把框架梁截面尺寸改为0.30m×0.6m,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改为0.55m×0.55m作用时结构的受力与变形。  工况3,采用工况l的结构形式,把地基的基床系数改为20000kN/m3,分析共同作用时结构的受力与变形。  工况4,采用工况l的结构形式,把筏板的厚度改为0.4m,分析共同作用时结构的受力与变形。  由工况l~工况4计算,可得底层柱底和筏板对称轴上节点的内力,

7、见下表1-表3。  由工况l-工况4计算,可得底层柱底和筏板对称轴上节点的内力,分析可知:  由工况1和工况2可知:当把框架梁的截面尺寸0.3m×0.6m改为0.3m×0.75m,框架柱截面尺寸0.55m×0.55m改为0.65m×0.65m,其它条件不变时,沿x轴边柱1~4和9~12的轴力减小,最大的相差约3%,弯矩Mx、My增大,最大的相差约40%;中柱5~8的轴力增大,最大的相差约4%,弯矩My增大,最大的相差达27%。筏板沿对称轴(x轴)上的节点:筏板弯矩Mx,My整体均增大,最大的相差达3倍。这是由于框架梁的截面尺寸由0.3m

8、×0.6m改为0.30m×0.75m,框架柱截面尺寸由0.55m×0.55m改为0.65m×0.65m,亦即增加上部结构的刚度,会减小基础的相对挠曲和内力,但同时导致上部结构自身的内力增加。也是说,上部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