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

ID:51157826

大小:88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_第1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_第2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_第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_第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公元220年——公元581年小组人员:李焕洁1209550214张璐1209550210张宝杰1209550209张陆1209550208魏晋南北朝美术形成的历史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年代,是封建统一政权瓦解、封建军阀各据一方的长期分裂时代。各地军阀群起,兵戎相见,另外是天灾加上人祸,百姓饥不果腹,衣不遮体,大量死亡,死于战争,死于饥荒。统治者过着奢华的生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艺术的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东西文化的大融合,为工艺美术

2、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个时期的工艺匠师,一方面继承秦汉以来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吸收各民族和外来的艺术形式,使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都有了新的发展,在工艺装饰手法和风格上都出现了许多新特色。陶瓷工艺由于青瓷的成熟,使陶瓷工艺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领域中最值得注意的门类。南方江浙一带的青瓷工艺最早步入成熟阶段,各种日用青瓷器皿和青瓷“明器”在南京、宜兴都有不少遗存,其施釉均匀、明朗、雅致,独具风味。北方的青瓷虽然起步较晚,但至北朝时也渐入佳境,尽管南北青瓷各有风貌,但是,继承传统朴素的特点,不以纹饰为主,而以造型和釉色取长,却是这个时代青

3、瓷工艺的共同特色。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著名的青瓷“莲花尊”便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上下仰复两朵莲花相对而成的造型,周身高凸而丰腴的莲花瓣纹饰,给人以奇特、雄伟、厚重之感,体现了北方青瓷的特色。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石窟造像、陵墓雕刻墓室壁画出土较多,最重要的见于吉林集安发现的高句丽古墓、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等。砖画有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嵌砌在墓室墙壁上的画砖,画像砖以河南邓县南朝彩色画像砖墓为代表,拼镶砖画有南京西善桥、江苏丹阳建山和胡桥南朝墓多处。墓室壁画的内容一是画墓主人升仙的图象,或是墓主人生前经历过的战争场

4、面;二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和他所拥有的财富;三是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祥瑞物等也是壁画中所不可少的。墓室壁画代表:嘉峪关砖墓壁画写意线描为主。多用弧线,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疏简粗狂。色彩以红黑搭配为主,也是信手涂抹式,色面与线形常不合,艺术效果朴拙生动。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座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

5、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题材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代表作品:《尸毗王割肉贸鸽》、《王子舍身喂虎图》、《鹿王本生图》等经变故事:就是用绘画手段把佛经中文字描述的佛国乐土景象和各种故事,演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简称“经变”。代表作品:《西方净土变》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敦煌257窟的《鹿王本生图》故事情节分别从左右两边向中间发展,以连续画幅的形式安排在长带形构图中,构思十分巧妙。画面以土红色涂地,分别将蓝、绿

6、、黑、白、赭色错杂其间,具有浓丽、淳厚、热烈、质朴之美。鹿王本生图敦煌莫高窟壁画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今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显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伟大创造力。莫高窟壁画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要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乐天、夜叉等形象。魏晋南北朝雕塑——石麒麟《石麒麟》南朝齐武帝陵墓石雕

7、,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齐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位于现江苏省丹阳市境内。著名画家魏晋南北朝,到了南朝,中国的知识分子,由于战乱的原因大批的南渡,到了长江以南,使得长江以南的文化得到了非常快速的进步,南朝积聚了一批画家南朝名画家的代表人物: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张僧繇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为“六朝三杰”,是梁代成就最高的画家。以善画佛道著称,同时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等。顾恺之顾恺之(约346~407)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位有画迹(摹本)传世的伟大人物画家和理论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之称。在理论上,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传神

8、”的重要性。认为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神”是人物画的根本要求,而“形”的描绘则是表现“神”的手段”这就是“以形写神”。顾恺之作品的古代摹本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女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