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热解技术概述.doc

煤炭热解技术概述.doc

ID:51162309

大小:7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煤炭热解技术概述.doc_第1页
煤炭热解技术概述.doc_第2页
煤炭热解技术概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煤炭热解技术概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煤炭热解技术概述煤的热解也称为煤的干馏或热分解,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煤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煤热解的结果是生成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固体(半焦或焦炭)等产品,尤其是低阶煤热解能得到高产率的焦油和煤气。焦油经加氢可制取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是石油的代用品,而且是石油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化工原料。煤气是使用方便的燃料,可成为天然气的代用品,另外还可用于化工合成。半焦既是优质的无烟燃料,也是优质的铁合金用焦、气化原料、吸附材料。用热解的方法生产洁净或改质的燃

2、料,既可减少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煤中所含的较高经济价值的化合物,具有保护环境、节能和合理利用煤资源的广泛意义。总之,热解能提供市场所需的多种煤基产品,是洁净、高效地综合利用低阶煤资源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各国都开发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煤炭热解工艺技术。  热解工艺分类:煤热解工艺按照不同的工艺特征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气氛分为惰性气氛热解(不加催化剂),加氢热解和催化加氢热解。按热解温度分为低温热解即温和热解(500~650℃)、中温热解(650~800℃)、高温热解(900~1000℃

3、)和超高温热解(>1200℃)。  按加热速度分为慢速(3~5℃/min)、中速(5~100℃/s)、快速(500~105℃/s)热解和闪裂解(>106℃/s)。按加热方式分为外热式、内热式和内外并热式热解。  根据热载体的类型分为固体热载体、气体热载体和固-气热载体热解。  根据煤料在反应器内的密集程度分为密相床和稀相床两类。  依固体物料的运行状态分为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滚动床。  依反应器内压强分为常压和加压两类。  煤热解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对产品的要求,并综合考虑煤质特点、设备制造、工艺控制

4、技术水平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慢速热解如煤的炼焦过程,其热解目的是获得最大产率的固体产品-焦炭;而中速、快速和闪速热解包括加氢热解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最大产率的挥发产品-焦油或煤气等化工原料,从而达到通过煤的热解将煤定向转化的目的。下表列出了目标产品与一般所相应采用的热解温度、加热速度、加热方式和挥发物的导出及冷却速率等工艺条件。煤热解过程的反应过程  可以认为,煤热解是多阶段进行的,在初始阶段首先脱掉羟基,然后是某些氢化芳香结构脱氢,甲基断裂和脂环开裂。在热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结果可能是由于裂解时至少生成两

5、个自由基而引发的。这些自由基随即可以通过分子碎片周围的原子重排,或通过与另外的分子相互碰撞,而得到稳定。稳定后的结构,视蒸气的挥发性和温度情况,可以作为挥发产品析出,或者作为半焦的结构碎片残留下来。  低煤化度和中煤化度煤中含有的氢数量,当热解时理论上足够使碳原子全部转化为挥发产品。但是煤中氢的分布结构决定了它主要是以水的形式(从羟基)和以饱和的和不饱和的轻质烃(CH4、C2H6、C2H4及其他)的形式析出,使得基本芳香结构失去了在解聚过程中必要的氧。这种内部氧的无效利用,可以解释为什么热解过程必定形

6、成重质的焦油和半焦。不从外部引入氢,不可能使芳香结构破裂,而且在很高温度下延长加热时间只能使芳香环进一步脱氢和缩聚。煤热解整体模型  第一阶段(400~600℃),煤热解生成半焦、焦油、热解水、烃类气体和碳氧化合物。气态烃和碳氧化合物来自煤中的甲氧基、羧基一类的不稳定基团。  第二阶段,在600℃左右,焦油发生二次反应,生成新的气态烃。参加反应的主要是长链的聚亚甲基基团,生成较轻的烯烃。主要是C2H4和C3H6,对于较高阶的煤,这些反应较少。在700℃,烷基芳烃裂解生成CH4和芳烃,酚类裂解生成CO和

7、气态烃。第三阶段,在800℃,第二阶段反应的产物进一步裂解,生成乙快、萘酚、苯乙烯、茚等化合物,最终生成PAH(稠环芳烃)和炭黑。半焦在高温下放出CO和H2,发生聚合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