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

ID:51162703

大小:65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19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_第1页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_第2页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_第3页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_第4页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检验科易出现的差错 及防范管理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也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过去短短的十几年中,检验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检测仪器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操作方法更简单、省时、准确。各种实验用的试剂质量稳定、方便,使检验质量进步增加了可靠性和准确性。但是,由于一项实验从采取标本到出报告,经历很多环节,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某些差错,有的直接影响临床诊治,不得不引起重视。应当尽力找出问题,认真从设备、试剂、技术方面排查,使差错率降至最低。避免过失误差,尽量减少偶然误差、

2、系统误差,提高检验质量。现将科室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发现的差错小结如下。主要差错1、在检验标本的采取和处理方面存在的差错。有些血标本没有按照实验室要求加入规定抗凝剂,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如:草酸钾能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淀粉酶的活性,不能用于Ca2+、K+测定,EDTA不能用于Ca2+、Na+和含氮物质的测定。血液标本中抗凝剂比例不恰当,例如:血沉血标本没有按抗凝剂与血液是1∶4的比例,抗凝剂量小,血液凝固或结果偏低;抗凝剂量大,可使结果偏高;操作不当造成溶血。例如:穿刺不利,组织液过多,抽血速度过快

3、,注入试管时未拔针头,泡沫多,止血带扎的时间太长,充血或血液浓缩。血标本处理不当,许多检验项目在正式分析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例如:血糖测定未及时分离血清,故红细胞内糖酵解作用使结果降低。K+在血清和红细胞中之比为1∶20,如人为造成溶血,可使结果明显增高。CO2结合力测定时,抽血后与空气接触过久,使血液中的CO2向空气中逸散。尿标本采取时,混入经血、精液、阴道分泌物等,标本不新鲜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容器不干净,使结果出现不应有的异常。粪便标本混入其他污染物,破坏了有效成分,使病菌死亡,标本不合格,送

4、检时间太长,标本量太少,未取到病变部分,使结果异常按正常报告。主要差错2、在仪器、设备、试剂方面引起的差错。对所购置的仪器各部位名称,其性能、工作原理及显示信号的含义不清楚,未使用仪器说明书中指定的试剂或更换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试剂时,没有依照说明书的要求改变不同的参数。仪器长期使用过程中,未能坚持用正确方法及时保养,每一次实验完毕,未能按要求冲冼管道或冲洗时蒸馏水量不足,个别实验结束后,未能用清洗液浸泡一定时间。仪器内部零件的老化、磨损未及时发现或发现了未能及时更换,引发结果不正确。由于工作量小,试

5、剂溶解后放置时间过长失效,导致结果的错误,或者所用试剂与仪器设备要求不符,有时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的损害。主要差错3、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及心理因素导致的差错。工作中不能全神贯注,思想开小差,对已经稀释的标本最后结果未乘以稀释倍数,忘记稀释标本或稀释倍数不对,标本取错,将1份标本当做2份患者标本加样,同一标本重复加样,写报告单时,将结果写错、漏检、漏报,没有认真执行核对制度。(二)防范措施及管理1、防范措施①.在检验标本的采取和处理方面易出现差错的防范措施。抗凝剂的选择是保证检验质量的主要环节,抗凝剂的

6、使用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其比例要恰当,排除造成人为溶血的一切因素。血标本采集后,要及时分离血清或血浆,避免发生红细胞与血清之间成分的相互转移。尿常规检查标本应新鲜,主动询问患者检查期间是否服用药物,以免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粪便标本不得混入尿液或其他物质。应取黏液、脓血等病变部分,送检时间不得超过1h。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3d,要及时检验,以免降低敏感度。②.在仪器、设备、试剂方面易出现差错的防范措施。操作者首先应当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测定方式和方法,各种信号显示的含义以及简单故障的排

7、除方法。按要求每天工作结束后,一定要将管道冲洗干净,以免造成管道不通及小孔堵塞。操作时一定要按照操作卡上的指导进行,养成良好工作习惯。仪器应有日常使用记录、故障排除记录、检修记录。切勿使用到期或过期试剂,定期做好日常维护。严格按照仪器维修要求去做,常规工作中使用的仪器日间不必关掉电源。防范措施防范措施③.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及心理因素导致差错的防范措施。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状态不符时,要复查找出正确的原因,一定要对结果负责到底。在业务量较大的情况下,一定要有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防止过度劳累以及情绪因素

8、影响,使工作质量降低。2、差错管理①.检验科要根据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检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要建立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严格实验室标准化操作程序,编写相关文件,为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提供文件依据,使检验过程标准化、程序化。科主任要根据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检验质量管理的要求对科室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对发现的缺陷和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改进,防范医疗缺陷。差错管理②.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三基”培训,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过硬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