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

ID:51164301

大小:1.6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19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_第1页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_第2页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_第3页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_第4页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井基础知识简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煤田测井基础知识简介罗忠文2009年2月内容简介一、测井能解决的煤田地质问题二、测井在煤田地质勘查中的作用三、测井参数的选择四、测井资料解释五、煤岩层对比六、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测井能解决的煤田地质问题1、确定煤层的深度、厚度及结构;2、划分钻孔岩性剖面,提供煤、岩层的物性数据;3、确定含水层位置及含水层间的补给关系;4、测量地层产状,研究煤、岩层的变化规律、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5、推断解释煤层的碳、灰、水含量,岩层的砂、泥、水含量;6、测定钻孔顶角和方位角;7、提供地温、岩石力学性质等资料;8、对其他有益矿产提供信息或作出评价。测井在煤田地质勘查中的作用现行《煤炭地质勘

2、查钻孔质量标准》(MT/T1042-2007)6.1、6.2、6.3、节中规定,煤层质量需“经钻探和测井资料对比研究”确定为优质、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同时,煤层底板三维坐标需要通过测斜资料进行校正计算。由此可见,计算储量用的煤层厚度、结构和地板坐标基础资料来源于测井资料和钻探资料,如果缺少测井资料,就无法形成可靠的煤层基础资料,即无法计算可靠的煤层储量。测井参数的选择一、测井参数选择原则满足规范要求,煤岩层物性差异明显,煤层定性定厚可靠,含水层界面清晰,能较好地完成地质任务;现行《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7.1.5条测量项目选择:7.1.5.1含煤井段至少测量4种物性参

3、数,非含煤井段至少测量3种物性参数。采用的物性参数,应按煤种、煤层结构及地质目的进行选择,其原则如下:a.凡探煤钻孔,应测量密度(或伽玛伽玛)、电阻率、自然伽玛;b.复杂结构煤层或薄煤层的地区,应采用垂直分辨率高的测井方法;c.凡要求进行岩石力学性质计算的钻孔,应测量声波和密度。7.1.5.2一般情况下,均应测量井径。7.1.5.3所有测井钻孔均须测量井斜。7.1.5.4所有测井钻孔应测量井液的密度、电阻率及其温度。测井参数的选择二、贵州煤田常用测井参数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需要,结合贵州煤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贵州煤田测井中伽玛伽玛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是煤层定性和

4、定厚解释必不可少的曲线,自然伽玛曲线在煤层定厚解释、研究沉积环境和煤岩层对比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三条曲线是必测的,且视电阻率曲线以侧向测井为首选方法。考虑的测井特殊情况,第四条曲线可选择自然电位曲线。测井资料解释一、测井曲线识别人工伽玛(密度)曲线:煤层处有明显异常反映;视电阻率曲线:煤层、灰岩处有明显的高幅值异常,泥岩为低幅值反映;自然伽玛曲线:煤层为相对低的幅值,但泥岩、碳质泥岩、铝土岩等为较高幅值;测井资料解释二、岩、煤层定性解释定性解释就是不作定量计算,也不涉及层位问题,而是着眼于曲线反映,根据曲线的异常特征,分析研究钻孔剖面,定性地判断煤层、区分岩性,确

5、定新老地层界面位置等。贵州煤田测井用的定性解释参数曲线有视电阻率、自然伽玛和人工伽玛三条。(一)定性解释的依据物性差异是岩、煤层定性解释的依据。石(矿物)平均密度(g/cm3)岩石(矿物)平均密度(g/cm3)岩盐2.165砂岩2.40~2.70泥岩2.20~2.65纯灰岩(Ф=0)2.71石膏2.32白云岩2.87粉砂岩2.00~2.60硬石膏2.96煤1.3~1.7常见岩石的密度见下表常见岩石的电阻率见下表名称电阻率名称电阻率泥岩1~300烟煤500~5000粘土2~10褐煤10~200白云岩50~5000玄武岩600~600000石灰岩600~6000辉长岩600

6、~600000砾岩20~2000片麻岩600~60000砂岩2~2000花岗岩600~600000页岩10~1000辉绿岩600~60000无烟煤0.001~1测井资料解释常见岩石的自然放射性见下表岩类岩性自然放射性浓度(克镭当量/克)火山岩最强变质岩中等沉积岩硬石膏、石膏、不含钾盐的岩盐、煤、沥青等2×10-12,最低砂岩、砂层、石灰岩、白云岩等2~8×10-12,较低浅海相和陆相沉积的泥岩、泥灰岩、钙质泥岩和含砂泥岩10~20×10-12,较高钾盐、深水泥岩20~80×10-12,高膨润土、火山灰、放射性软泥等80×10-12,最高煤低测井资料解释测井资料解释(二)

7、、定性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原则:从曲线入手,综合解释。方法:选择物性差异明显的几条曲线综合解释。三、煤层定厚解释(一)、定厚解释的原则1、选用异常明显、分层点突出易找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参数曲线进行综合定厚解释;2、定厚物性参数是定性物性参数;3、定厚解释采用屏幕曲线人工分层,充分利用放大曲线直观和精度高的优点;4、定厚解释严格按照分层规律进行,不可随意变动,避免解释的人为误差。(二)、定厚解释的方法1、先定性后定厚;2、根据钻探和测井解释成果对比采用合理的解释点;3、各参数曲线按各自的解释原则独立解释,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深度和厚度)作为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