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

ID:51168574

大小:449.4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9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1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2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3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4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郭鹏华一本章地位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理论)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补充和进一步的研究)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绪论)第四篇第十一章协作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二解读全文结构本章分为13个自然段第1段:提出问题第2~5段: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第6~10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形成过程第11~13段: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延长工作

2、日,通过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产生更多剩余价值a——————b——c—c一种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延长工作日甚至是缩短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a—————b—b—c(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存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一个劳动小时用金量表示为6便士,劳动力的日价值是5先令。一天工作时间是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10小时,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降低工资,付给4先令6便士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为9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为3小时(劳动力萎缩生产

3、)在工作日一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的延长必然是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不是相反,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由于剩余劳动的延长。。就刚才的例子来说,劳动力的价值必须在实际上降低110,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减少110,从十小时减到9小时,从而剩余劳动从2小时延长到3小时。要做到这一点,不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不可能的。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

4、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出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形成过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个别的,而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通过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第一,只有为工人提供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和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才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第二,只有当劳动生

5、产力的提高普及到整个生产部门时,才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2)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各有关生产部门少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使这些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上衣生产部门一个工作日为12小时,每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生产12件产品,一个劳动小时用金量表示是6便士或12先令,每件商品耗费生产资料值6便士。12件产品=1212+1212=12先令1先令件少数企业把劳动生产力提高1倍,每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生产24件商品。24件产品=2412+1212=18先令34先令(9便

6、士)件超额剩余价值=1先令34先令=14先令=3便士但是,产品增加,需要更大的市场。在其他条件相同下,需要降低价格,扩大市场,要以高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又低于它的社会价值来出售商品。在这种场合,剩余价值生产的增加也是靠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的相应延长。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第二个阶段:各有关生产部门的多数企业都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相同:两者都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剩余

7、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少数企业表现为超额剩余价值,多数企业表现为相对剩余价值。不同:1.产生的条件和途径不同。2.产生和获得的范围不同3.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4.保存的时间不同5.超额剩余价值是横向比较,而相对剩余价值是纵向比较。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一个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只关心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资本家并不关心商品的绝对价值,而是

8、关心商品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这才是资本家发展生产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