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案例.doc

国学教育案例.doc

ID:51179496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国学教育案例.doc_第1页
国学教育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国学教育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经典国学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教育案例1、唐诗宋词,让教学更有情趣。 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我这样设计课前谈话: 同学们,一提到秋天,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到处是一片的美丽金色,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秋天,歌颂秋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李绅在《

2、悯农》中怎样描绘秋色的?(学生背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杜甫在《绝句》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学生背诵:“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牧在《山行》的诗中又是怎样写秋的呢?(学生背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情境,来也古诗,行也古诗的意境怎能不令学子陶醉呢?几年的实践证明:教材与阅读材料有机结合的古诗词教学,是能够实现耗时少、效率高,开开心心学语言的理想境界。 2、妙用古诗词,习作因国学而飞扬 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持之以恒的国学渗透,既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及经验得到丰富,也使学生语言仓库得以夯实,写作

3、水平得以提高。 如一篇题为《美丽的秋天》的习作,一个名叫张蓝玉的学生在文中这样写到:来到山林间,满眼都是红红的蝴蝶,黄黄的小鸟,在空中飞舞。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什么呢?是红叶舞,不禁让我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叶胜景。让我忘记了叶落满地,繁华凋落的凄凉。我反而觉得秋天也是个火红的季节,她的硕果累累,让我忘记了城市的喧嚣,沉浸在收获的欣喜当中……。        还有个学生以独特的视角选择松柏、小草、落叶和残花这些典型事物,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所蕴含的力量和生机,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与其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还不如说金黄是生命的象征。因为,生命的孕育从金

4、秋开始……。 还有一篇题为《我的妈妈》的习作,一个学生情感真挚,文笔酣畅,引用了这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子深情跃然纸上。……这些千古美文,就像一位位承载文化和文明的信使,关怀、孝敬之风飘遍班里的每一个角落! 3、绘画经典,创意因国学开阔 国学渗透,书香相伴。画经典,给古诗配画,给宋词插图,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把诗歌按作者、内容、主题分类,办成手抄小报……这也是目前我将语文教学渗透国学教育的另一方式。根据学习的内容,通过“画”这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艺术联想。 如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诗延伸拓展的环节中,这

5、样设计: 《望天门山》一词一句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请同学们大胆的发挥你们的想象,快快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吧!孩子们的兴趣浓厚,乐在其中,画得可认真了。 自语文教学中开始对国学进行有效渗透以来,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班级变了,我们的孩子变了…… 积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需要国学的熏陶,让国学进入课堂,让经

6、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不正是我们所追求更具魅力的教学吗?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持之以恒,掘井及泉,让散落的国学“珍珠”串成一条精致的“项链”,让学生在经典的滋养中为习惯铺路,为生命奠基。高艺毓2016年3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