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

ID:51180224

大小:11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0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_第1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_第2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_第3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_第4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九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和成果处理。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三、课时安排:4学时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外业布设(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

2、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3,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2)闭合路线示例如下:方位角α01β左12345已知:x1=500.00my1=500.00mα01=计算!!!图1闭合导线略图β左β左β左β左D12D23D34D45D510β左2、外业测量(1)边长/水平距离测量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2)角度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3、内业计算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

3、改正(1)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如下:;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理论上,实测的内角之和-=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β=-≠0,称fβ为角度闭合差,即,限差要求≤(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则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

4、算公式如下:测量方向为123,起始方向12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α01,通过α01计算有α12=α01+β左±180°,则有α23=α12+β左±180°,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测量中若是右角,β左也可用β右代替。㈡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改正(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计算如下:(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x坐标增量代数和和y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值均应为零,实际测量应有误差,因此称为x坐标增量闭合差,称为y坐标增量闭

5、合差。而把WD=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导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的限差要求,图根导线测量的K≤1/2000。(3)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把坐标增量闭合差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x、y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x、y坐标增量改正数,即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x、y坐标增量改正数。(4)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㈢计算

6、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4、计算校核记录如下:五、测量成果记录表1平面控制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号观测角(左角)改正数″改正角坐标方位角α距离D/m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值点号Δx/mΔy/mΔx/mΔy/mx/my/m1234=2+356789101112130////////500.00500.00011223344551500.00500.001/////0/////0/∑//∑计算校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